美国思博伦通信公司技术专家罗也称,IPv6标准仍然在不断演进,包括转换机制、安全性等,厂商对标准的理解不同,互操作性是大问题。因此,采取合理的过渡措施,实现IPv4和IPv6网络平稳过渡是重要课题。
毛伟说,目前我国大规模的IPv6应用还没有开展,国家还没有一个总体的系统计划协调过渡期间的步调,在国家层面的推动力还不够。而欧美日韩等互联网发达国家都在国家战略层面推动IPv4向IPv6过渡。
大多数商业公司、设备提供商以及软件开发商等都属于市场力量,更多的从自身的利益和角度去考虑问题,难以取得在顺利过渡和应用IPv6行动上的步调一致。
比如中国移动在过去的发展中发现无法实现为每个手机分配一个IPv4地址,因此采用内部网络地址提供服务,这需要随时分配动态的地址,但这样会导致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有些很好的端对端网络服务也因此无法大规模推广。IPv6技术可以满足用户和运营商的需求,但是过去几年的实践和摸索表明,仅靠中国移动难以独立完成相关部署。对此,中国移动技术专家希望整个国家对IPv4向IPv6过渡有一个大战略,只有国家层面行动起来,运营商才能尽快提供基于IPv6的服务。
中科院专家建议,在IPv4过渡到IPv6问题上,我们应当实施国家行动计划。在国家行动计划的统一推进、协调之下,地址分配机构、设备制造商、软件开发商和标准制定机构共同推动IPv6技术快速、稳定的应用,促进我国实现IPv4向IPv6的平滑过渡,这也是我国在下一代互联网取得领先优势的关键所在,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科院已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了实施国家行动计划的建议,并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开展IPv4向IPv6平稳过渡整体解决方案的研究。
-链接
IPv4与IPv6:
在互联网上,每一个节点都依靠惟一的IP地址互相区分和相互联系,IP地址是接入互联网的必备资源。目前全球互联网采用的是IPv4地址,由于其地址资源的短缺,将被具有更加丰富地址资源的下一代IPv6地址所取代。IPv6地址在理论上是“取之不竭”的,同时在安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