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1-25日,“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在北京举行。搜狐IT作为本届展会的“官方指定新闻中心合作伙伴”,将对本次展会进行全面、深入的报道。以下是发改委体改所产业研究室主任史炜在23日TD高峰论坛上的演讲实录。
推动TD要将浮华的夸奖转化为产业推进
史炜:大家中午好,现在已经是中午了,首先我不是发改委的领导,只是一个普通的研究人员。第一天开幕式参加展览的时候,感觉冷冷清清。我觉得与以往不一样,可能是电信到饱和的阶段。我刚才出去转了一下,今天非常热闹,听说各省移动分公司的人已经组团到这边参观了。
刚才听大唐移动的副总在上面说,我觉得今天这天应该是TD时候。本来我不想讲TD的,我觉得不需要讲,因为要踏踏实实做,我手里有两个手机,原来指望打电话用TD接电话用GSM,这样不花钱,但是我发现更多的时间还是用GSM和CDMA打电话。包括刚才想看手机电视,我不是说TD不是好技术,而是他像我们亲生儿子一样,但是还没有满月,现在说它将来能成为企业家,或者是科学家,完全是瞎扯。我们今天要考虑是怎么样让他长大,别在月子里就死了,得了什么病。
现在不是夸TD的时候,我对大唐移动的发言感觉无奈和愤怒,你在这个地方,贬低别的系统,夸自己的系统,不是老王卖瓜的问题,而是科学的问题。中国要推动他,必须把浮华的东西,变成产业推进,这需要我们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和科学发展体系。所以我就TD谈这么多。
成为电信强国需提高世界经济影响力
从这次电信展的感受来说没有预期的好,一些著名的跨国厂家没有来,这很正常,中国的电信产业从1984年改到2008年也经过了20年的时间,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已经整整30年的时间,包括工信部也在做改革30年通信信息化的回顾,电信有许多问题,包括公司合并的问题,我们治理结构的问题,未来发展的产业推进问题。我们从30年看,我非常欣赏姚总讲话,他在描述30年来我们的变化。
我原来的演讲也提过,原来装电话的时候,是给电信工作人员准备了烟和酒才安装的。现在是打一个电话就安装起来了,30年来中国的通信产业已经取得了非常快的发展,今天这个发展给我们提出的真正问题,不是搞不搞3G的问题,不是搞不搞重组的问题,我们电信业像国际经济一样在进入全新的调整,这次调整的结果与国家的宏观经济是一样的,相信这次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会给实体性经济带来是很大的变化,中国经济结构也会随即调整。
80年代到90年代,美国的经济调整,成功实现了工业经济到信息社会的调整。我相信中国这轮调整会使传统经济向新型经济转变,通信产业在这轮调整中走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的路线,什么是信息化,用什么方式推进,产业的动力,渠道机制是什么,我觉得恰恰是我们今天看待信息产业发展变迁的重点。今天不是谈机制问题,谈体制问题,学者骂大街的问题。
在这次电信展我看到许多的细节,一些细节给我很大的震撼。开幕式时一跨国公司厂商把细节做在屏幕上。他们做了一个在强光下手机屏幕的色泽和光度不变的展示,这说明大家已经开始关注细节,意味着这个产业进入新的阶段,我们不可能按照传统的电信经济学判断未来的电信发展。在今天面前,一切都是白纸,怎么划这个白纸,取决于在有效的时间内探索发展的路径。
最后根据大会的主题,从电信大国到电信强国,最后中国要变成强国的依据是什么。我觉得这里面不是说想变成电信强国就是电信强国,有了3G就是强国了吗?有了LTE就是强国了?有了9亿的移动用户就是强国吗?关键就取决于未来中国电信业如何利用庞大的消费市场和排在全球前几位的运营体系,成为全球的主宰者。
例如,金融危机对中国有影响,所谓的影响就是实体经济的影响,为什么在整个金融危机的体系中,世界只有中国一个避风港。这与我们的改革不彻底有关系。我们2005年应该在金融体系对外资开放,我们没有开放。我们货币体制也没有大量的开放,我们该开放的没有开放,恰好赶上2008年出现了金融危机。我与国际资本的关系是藤和树的关系,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在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是根缠根的关系。许多国家与美国的经济是缠绕在一起的,像水葫芦一样。我们只是水葫芦上面的蜻蜓点水,恰恰是我们没有按照世界一体化的方式加快改革速度,所以我们赶上了这个避风港。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思考一下,我们要做电信强国的时候,是采取与整个国际电信市场,投资市场,消费市场采取根缠根的方式,还是我们做树让别人缠我们,还是我们作为主根。美国的金融危机对美国的影响不是这么大,给我们现在的宏观经济学家,产业经济学家上了一课,老师已经死去了,学生还在挣扎。
未来是什么,我们需讨论,我们要考虑未来的经济运行机制是什么,产业经济是什么,而不是就TD谈TD我就说这些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