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TD-SCDMA技术论坛秘书长王静在“ICT中国·2008高层论坛”表示,国家应出台如何发展TD-SCDMA的大策略。王静表示,在大策略的指导下,TD-SCDMA每一步都有检测任务和指标,这样才可以把TD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
王静还表示,TD在资费政策上还有调整的空间,尤其是在数据的资费政策上,按流量收费不可取。如果资费问题不解决,所有应用推出将受障碍。
以下为TD-SCDMA技术论坛秘书长王静演讲实录:
主持人:下面是TD-SCDMA技术论坛的秘书长王静先生。他报告的题目是“TD-SCDMA现状与展望。
王静:大家好,今天很高兴来到这个高层论坛跟大家分享一下TD-SCDMA现在的一些情况以及一些展望。
我这个汇报很简略因为时间有限,我就这么一个话题跟大家交流一下。中国3G的格局问题,TD-SCDMA产业链的情况,中国移动现在进行的商用的测试情况;TD-SCDMA状态的一些评估,TD-SCDMA往前发展的一些展望。
5月24日大家都知道,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中国电信运营重组的公告。根据公告的精神,我们可以预测到中国电信运营商将由六个组建成三个,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每一个运营商将是一个2G网络配上一个3G的网络。中国移动就承担起了做TD-SCDMA 3G网络的使命。3G的执照、牌照的时间点我们已经盘亘了4、5年,我觉得今年底和明年是发放的时间点,这是我个人的根据。根据公告的话,重组完成就可以发放3G的牌照,而重组的完成也不会太远了。
我想谈一下3G跟LTE的关系问题。下面我会谈得更仔细一点,总而言之有一点我们要给3G一个合理的时间窗口,让3G在中国不光是产业链发展成熟,尤其是TD-SCDMA,还需要这个时间窗口作为中国由一个3G的用户市场向未来LTE高速用户市场的缓冲地带和过渡,这是非常重要的。市场需要培育,用户也需要培育,应用也是需要培育的。这次展会和往年最大的不同点,我刚才只看了一两个小时,我觉得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大部分都不是讲设备、甚至不是讲功能而讲的是应用和内容。包括我们海外的运营商DoCoMo等等跟我们交流的也是关于运营和应用方面的问题。这说明我们的3G已经近在眼前了。
重组我就不多说了,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解决了问题,有的说没有解决问题。重组最大的目的是改善竞争的结构,使得我们电信运营的竞争机制更加合理。使得我们用户的利益得到最大的保护。这可能是国家进行重组的出发点。重组我个人认为它必须要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看到重组的细则。重组以后所谓的管制措施的出台我觉得应该坚持两个原则:
一个是给我们现在所谓“弱势运营商”一个合理的、好的上升空间。它的运营表现和竞争能力要有上升的空间。同时,第二个基点,我们认为国家任何政策的出台都不会伤害TD-SCDMA的发展。我们现在谈的所谓的管制,重组以后各种各样措施的出台,这两点,我认为国家是应该坚持的。这样看来,我们对重组以后竞争的改善,以及中国移动的竞争力都是持乐观态度的。
这实际上是我刚才谈的一个方面,就是说中国移动做TD-SCDMA在重组以后将会是什么样的状况,这是我们目前国内外业界也好、新闻界也好、投资界也好都非常非常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状态下整个海外金融市场一片恐慌,中国的金融运营商相关的股票表现也不尽如人意。这里面当然是因为金融危机造成的大盘的关系,同时也有一些原因也是海外的投资界对中国重组所带来的不确定性的忧虑。TD-SCDMA技术论坛也是利用我们的相关平台跟海外的运营商进行了沟通。
用一系列的逻辑推理,因为我们现在没有看到具体的政策。我们使他们相信中国移动的竞争能力、业务表现以及在未来3G市场的表现都不会因为重组或者是管制而受到比较大的影响。中国移动的领导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
我们现在看看TD-SCDMA的产业链的情况。产业链的情况我不想说得太多,因为大家都很清楚了。我们这里有TD-SCDMA的展台,很多的厂家都已经参与进来了。我想说的是产业链里我们目前处于什么样的状况。在产业链里,我想说“系统设备”的问题比较少,做得相对比较好,比较成熟。核心网来说TD-SCDMA和WCDMA就是一样的,不存在TD-SCDMA的核心网的问题。介入网这块我们有华为、中兴等这样的运营商来做。尤其是华为和中兴在WCDMA这样的产品上有了好几年打拼的经历。他们在功能的调整上有了很多经验的积累。所以,有了他们做设备这方面的主要的供应商,我们TD-SCDMA设备这块是不成大问题的。应该说现在HSDPA的服务我们已经可以承载了。
终端这一块包括了芯片。我们现在有几个厂商在产业链里比较地活跃,比如说大唐的组合,还有MSP。我们还有展讯,我们还有重游等等,这都是TD-SCDMA重要的厂商。很不幸的是也有资金链倒闭的企业,,坎宁。正是因为坎宁的倒闭也造成了TD-SCDMA的转变。所以我们也对TD-SCDMA芯片的产业,一直经营到现在表示敬意,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国际一流的厂商能进入到芯片产业里,共同来推进产业的发展。因为如果没有真正的一流厂商进入到TD-SCDMA就不会有这样一个技术。TD-SCDMA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标准,我们不要太狭隘,我们也希望TD-SCDMA运用国际厂商一流的技术底蕴把产业做大做好,让它真正地发展下去。
我还要再说一下终端。刚才大家看到了,终端在CDMA2000的阵营已经是超过了500多款的3G的终端,有超过100多家的3G的厂商。WCDMA也是一样,也有了100多家。TD-SCDMA的终端还是比较弱小的,我们只有10、20家的厂商在里面。有40多款的手机通过了国家信产部和中国移动的入网许可。相对来讲还是比较弱小,这块也是我们需要加强的。终端虽然说从数上和量上来讲是处于一个劣势的地位,但TD-SCDMA的终端的起点很高。也就是说当年因为终端问题而造成的1-2年的3G的停止期,在TD-SCDMA这块绕过去了。
当年,WCDMA遇到的一些终端的问题,TD-SCDMA也绕过去了。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怎么样把稳定性做好,要找到这一点我们还是需要国际的厂商加入。我们只有两家一个是三星、一个是LG。中国移动也认为不够。终端是一个产业能否真正被市场接受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这是老百姓需要掏钱来买的。这不是统一招标可以解决的问题,必须要有很好的质量和稳定性,才可以吸引老百姓的注意。同时在价格上必须要降下来。这一点我觉得国家在做很多的工作,来吸引国外运营商来加入。
我觉得这有一个蛋生鸡和鸡生蛋的问题。外国的运营商要进入TD-SCDMA必须要有很明确的市场估计。也就是说TD-SCDMA市场在未来的几年内终端的需要是多少要有明确的估计。而我们对这个是恰恰缺乏的。也就是说我们对未来TD-SCDMA的发展计划不存在。这就使得国外的一流运营商加入终端产业链的脚步就迟疑了。因为他们没有充分的市场数据来帮他们来做入网许可。所以这也是我们TD-SCDMA大力在做的事情。我们希望运营商、国家应该出台一部如何发展TD-SCDMA的大策略。在大策略的指导下,每一步都有很检测的任务和指标,这样我们才可以把产业链进一步做大做强。
我们现有的网络已经有了1.6万多个基站,20多万用户,系统也已经升级到HSDPA,终端的HSDPA也应该可以推出了。我们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是大家都能够感受到的,凡是用过TD-SCDMA都感受到,首先中国移动现有的GSM号码可携带到TD-SCDMA里面来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中国移动可以解决了。也就是说现在只要到商店买TD-SCDMA手机,把GSM卡抽出来塞进去就可以了。这涉及到我们能否在短期内把TD-SCDMA用户量推上去的很重要的战略目标。覆盖必须要进一步解决。
在资费政策上我认为还有调整的空间,尤其是在数据的资费政策上,按流量收费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一个技术网络推出的初期,按流量收费无疑是把用户拒之与门外的。因为中国的数据用户还是处于很脆弱的阶段。你必须要给他很好的舒适感,他才会愿意使用。我们刚才谈了一部分内容,如果在资费问题上不解决的话,对所有的应用的推出将是非常大的障碍。
还有一个是一流厂商和手机厂商的介入。这我刚才已经谈过了。
我们的终端已经讲了有这么多的厂家。最后,我想再简单地讲一讲TD-SCDMA跟LTE的关系,我个人认为也是论坛在极力地推广的一点,也就是说TD-SCDMA和TD-LTE的关系是,TD-SCDMA是基础。两点,从用户和市场的培育和应用的培育这方面,我们必须需要下面的三到五年,TD-LTE认证必须要经过3、5年才可以在中国应用。因为现在的设备没有完成,终端也不行。我们还是需要时间,我们需要5年时间来做这样一个培育的过程。
第二,很关键的一点,如果TD-SCDMA的产业链都活不好的话,TD-SCDMA的规模也做不大,我们TD-SCDMA没有一个足够的回报,他们就没有钱去投TD-LTE的研发。所以,如果TD-SCDMA的产业链如果倒掉,是去做TD LTE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所以说,做好TD-SCDMA也是为做好TD LTE做好基础。
限于时间我今天就讲这么多,如果有更多的问题我们可以在会下交流。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