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消息,爱立信中国移动全国业务部首席技术官侯新利表示,TD发展首先是好、再是快、再是多。首先要保证TD用户体验要好,至少与大家习惯的各式各样业务一样好,甚至是更好。
“在今后的三年时间内,TD的覆盖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侯新利表示TD的覆盖需要一个过程,期间应该会出现覆盖漏洞。因此,侯新利认为这期间提供一个2G和3G的无缝网络连接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2008中国国际通信信息展览会于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召开,腾讯科技作为官方指定互联网合作伙伴进行全方位的视频、图文采访与直播。特设立现场专访间,力邀业界专家与企业代表剖析产业现状,畅谈产业前景,并就经济冬天对行业冲击进行深度解读。
爱立信中国移动全国业务部首席技术官侯新利出席2008通信展TD高峰论坛中国移动专场,并发表主题演讲。以下是来自现场的主要内容:
侯新利:一个在网络的建设和运营阶段,无线接入设备必须在使用中,改善性能,保证网络的可用性,降低故障率。如何一个技术,包括GSM,包括CDMA,都是通过了相当多年的实际应用中网络设备经受了考验,网络设备的故障率才降低,才稳定,这需要时间技术经验的积累,这是我们产业链在网络建设中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还有一个,由于各式各样的原因,在今后的三年时间内,TD的覆盖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在大城市有各式各样的原因,TD的覆盖会不少。网络从城市到乡村的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覆盖有漏洞。如何用现有的网络,像GSM、与TD—SCDMA共建一个无缝的体验,不能说用户到TD—SCDMA以后,用户体验至少应该保持过去的水准,甚至应该更好。这个时候提供一个2G和3G的无缝网络连接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去年以来,产业链的各方,包括终端、芯片一直到系统设备,我们都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目前这部分的工作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
最后,当有了很好的设备,设备性能也好,也稳定了,网络规划也很GSM互为补充,做了无缝连接。在网络选址以后,这个选址不是在纸上做规划时候,每次想要选择的地方。整个网络的优化需要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这样一个TDD本身的优化经验和能力的积累是整个产业需要注意的事情。这是在网络建设和运营阶段。
在市场推断阶段,终端线已经有近30款的终端,但是有几亿的消费者要选择TD,是众口难调。TD的性能以及耗电等方面还需要有进一步改善。终端要发展,最主要的核心还是终端的芯片要发展。我注意今天芯片的厂商也有发言,从产业的角度要支持他,如果终端要发展的话,作为系统厂商,作为移动的平台厂商,我们要一起投入这个发展过程中。
还有一个TD的成功,通常我们讲一个事要做的多、快、好、省,我们认为发展TD首先是好,再是快,再是多。现在移动通信已经变成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部分。GSM给我们日常语音的服务大家也习惯了,当我们有TD—SCDMA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保证用户体验要好,至少与大家习惯的各式各样业务一样好,甚至是更好。另外要快,其实某种意义讲,实事求是说,我们要追赶产业链整个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快。
要多,是指我们有自己的特色业务,用户为什么要用TD,在现在的通讯,不管是移动还是什么,TD能够提供的价值是现有的其他技术不能提供的。这个业务也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我们看未来的发展,新技术不断出现,现有的技术不断发展,TD—SCDMA的技术也要不断地发展,如何从现在的HSDPA,演进到HSUPA等。
在这里,我要回顾一下爱立信正在做的事情。我们三年多前,爱立信已经开始在中国成立了研发中心,在此之前,我们在TD技术方面的研究和技术,没有算进来。从那个时候我们开始在中国基于我们的3G的平台,研发我们TDRNC的产品,我们为什么从这个开始呢?
真正建一个好的无线接入网,基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要使网络的性能提高的话,RNC是扮演很重要的角色。2007年我们整个TD—SCDMA解决方案,出台了,我们在广东有很小的市场。我们面临的环境是非常复杂的,在我们承担的TD网建设中,主要是两部分的覆盖,一部分是高速公路,一部分是高速铁路,对我们来讲,要把这个做好,是一个蛮大的挑战。很高兴的是,我们与广东移动,中国电信一起投入了相当的人力物力。爱立信中国所有做TD—SCDMA网络建设,网络优化的工程师二千多人中绝大部分人有在国外参与WCDMA优化建设的经验,一些在日本,一些在澳大利亚,还有周边亚太区的其他国家。他们实际网络建设,网络优化的经验,为他们在广东一期的建设中,优化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覆盖真的是负责有益。
但是TD毕竟是不同于WCDMA的技术,他有自己的特点,我们与他们在一起工作中,也有许多的心得。我们在研究中,与中国移动共同申请一些专利,解决网络优化部分的工作。今年七部分,我们推出自主研发的基站,自此爱立信有自主研发的完整系统,包括基站、网管等的无线接入网的方案。爱立信对中国的投入,与中国市场,与中国政府对TD的投入同步起发展的。经过这三年,我们爱立信TD—SCDMA端到端的服务,有网络咨询,移动业务交付平台。这些与WCDMA,GSM应该是一样的。在核心网部分,在国外既有3G的核心网,一些运营商既有2G的网也有3G的网。我们在全球已经有28个公路核心网的经验,如何使核心网能够既符合要求,又能够降低运营商的投资。
包括无线接入网,我们讲一下产品。这是GSM网络和CDMA网络的特点。我们的射频部分,爱立信一直引以为骄傲。也是公司领先的根本。我们无限射频部分无线性能非常好,包括接受的灵敏度。国内,工信部发了通知,要求共享资源。所有的各种技术要能够共占,这越是多越好。对于运营商来讲,很大的成本也在维护和租用这些上。我们做的无线基站,由于非常优异的性能,一方面不对别的地区造成干扰,另一方面接受灵敏度非常好。对共占共址情况下,我们基站有非常优异的性能。刚才也讲了,设备的稳定性,降低故障率,还有提高网络的性能,我们的基站,我们的无线产品,全部是基于我们在3G的通用平台,这种平台已经在国际线网中,有多年的运营考验。
像我们的RNC可靠性已经达到99999,每年无计划的宕机时间少于10分钟,甚至更低。从设备本身的可靠性方面来讲是很好的。
一方面我们是基于WCDMA的核心网,但是我们也有自己的特色业务。比如多媒体的彩铃,我们2G公用核心网也完全支持所有的2G、3G的互操作,也包括3G的特色业务。也可以满足对融合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要求,2G和3G的计费能够分开进行,这是我们一个特色。别家厂商提供的SNC,我们的设备也可以根据2G、3G区别,这是满足用户的要求。
这是网络的部分,从终端和芯片来讲,我们有许多的工作做。一个是意法半导体,他们做芯片非常好。爱立信的最大客户是索尼爱立信。在3G和LTE芯片上,他们比较有心得,特别是我们提供给联想的模块,就是基于我们的芯片。
在几个月以前,意法半导体与爱立信准备成立一个合资公司。我们希望这个新的公司在所有移动通讯领域芯片方面,都是处于领先的地位,有完整的产品线,强大客户群,等于是两个公司过去客户的整合。我们也借助意法半导体在制造技术的长处发展芯片。这是我们现在和将来正在做的事情。
如果总结一下,考虑到无线接入设备使用过程中改变性能,我们基于3G的平台,已经有多年的性能积累。建立网络,以确保用户体验的连续性,爱立信率先提出GSM/TD的解决方案。
在市场推广阶段,ENP和意法半导体合作上,我们一定会做的更强。在多媒体业务上,我们会有经验与产业链的参与者一起分享。我猜想许多演讲嘉宾一定讲LTE的发展,今年在巴塞罗那的时候,我们已经展示了我们与LTE、TD—SCDMA公用平台系统。
今年6月份,我们与中国移动一起,在中国移动研究院做了LTE,TD的研究,我们下行的速率达到97M,上行达到16M。基本验证TD技术达到了3GPP技术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