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7日专电(记者冯晓芳、黄全权)全球性金融危机正引起诸多领域产业地震。近年来,为了弥补国内市场占有率下滑,我国通信设备制造厂商纷纷“走出去”,在海外市场收获颇丰。然而,“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美誉在金融危机的蔓延中,逐渐演变为潜在恐慌。
16日,记者对中兴通讯部分海外片区
负责人采访时了解到,目前为止,金融危机对通信行业没有产生明显影响,甚至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还为中国设备商带来一些发展机遇。
中兴通讯是我国通信设备制造业的开拓者和中国最大的通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全球140个国家的500多家运营商提供产品与服务,在“走出去”的通信设备制造企业中极具代表性。2007年,中兴通讯的海外市场收入比重达到57.8%,首次超过国内市场。西欧、俄罗斯、印度市场今年以来更是发展迅猛。
地处欧美传统设备制造商竞争中心,又处金融危机核心地带,西欧市场近期备受关注。“西班牙地区的客户提出会考虑减少投资,其他地区还没有真正感受到经济下滑的压力,但未来几个月可能会感觉到。”中兴通讯西欧片区总经理蔺成表示。
“稳健发展是中兴通讯的特点。依靠上市公司的透明操作和严格控制风险,中兴通讯在西欧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西欧片区设立4年多,合作电信运营商已达16家。而且,合作运营商均有一定实力,一般不会提出卖方信贷的要求;对于实力较弱的合作者,在洽谈时我们均会协商融资方案,降低金融风险。”蔺成说。
不过,在金融危机中,中兴通讯的优势也有所凸显。蔺成说:“一是中兴通讯一直致力于减少用户投资和维护上的费用,也就是降低运营维护成本,这在经济下滑期间,与用户的需求匹配。二是在西欧市场,中兴通讯产品性价比较高,金融危机时用户对此类产品需求更多。”
在俄罗斯,中兴通讯的销售额到今年底有望比上年实现30%的增长。据中兴通讯驻俄罗斯总经理丁灏敏介绍,俄罗斯市场前10个月的合同销售额已达到数亿美元。
刚刚与中兴通讯在杭州完成合资公司注册的俄罗斯第一大电信运营商SISTEMA执行副总裁DAVID KHIDASHELI认为:“通信业是服务业,只要打电话等需求不减,通信业就有发展空间。”
“中兴通讯海外拓展过程中,一直没有离开国内金融机构的帮助。也正是由于没有依赖美国银行和欧洲银行,所以中兴通讯在给海外客户提供金融解决方案时,相对有了更大的灵活性。”丁灏敏说。
“印度市场就是第二个中国市场。”3年前,中兴通讯总裁侯为贵做出这一判断,并制定了3年规划:要求在印度的销售额从1亿美元左右提升到10亿美元以上。中兴通讯驻印度公司CEO黄达斌告诉记者,如今,中兴通讯在印度的销售额稳定在8亿到11亿美元。
不过印度市场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其激烈程度远高于中国。黄达斌评价这个市场为“高端低价”: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要求极高,但竞标价格又低于其他市场。这意味着在可观的销售规模背后,印度市场的利润率相对不高,但是毕竟这里巨大的“人口红利”世界上除中国外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
“市场需求需要资本支持。金融危机带来的融资压力,使电信运营商在投资上更加谨慎,但目前还没有缩减投资。实际上,影响通信业的最主要因素在于消费者的通信需求,资本并不是首要因素。同时,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资本更愿意寻求安全的投资渠道,电信行业无疑是其选择之一。”黄达斌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