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2.0正从网民的在线娱乐工具发展成为企业级的协作方式
【电脑商网专稿】仿佛是不约而同,9月,好几家公司都公布了企业协作的策略或产品——试图证实企业Web2.0的时机已到。
上周三,在旧金山召开的OpenWorld大会上,甲骨文发布了Beehive统一通信和协作产品。同时,思科先是宣布它将收购开源的即时通讯公司Jabber,以丰富它的协作套件。一周之后,思科又推出了统一通信软件7.0版,以及基于WebEx的SaaS平台。IBM则宣布,在马萨诸塞州Cambridge地区建立IBM社交软件中心,致力于社交软件技术研究。
尽管没有一系列较为完备的产品,或者说在销售上还很难说有利可图,但对于合作伙伴而言,供应商们的策略都意味着,企业Web2.0协作应用将在自己的投资组合中具有一席之地。
“我们看到,采用统一通信和协作将会获得更多的利益和ROI,”加利福尼亚的Loomis公司CEO Gia McNutt说,作为思科的一家合作伙伴,该公司准备开始考虑采用协作方案,以减少差旅、销售和市场活动等费用和成本。
O'Kelly咨询公司的首席分析师Peter O'Kelly也认为,企业Web2.0应用的时机已经成熟。
“你不必给人们拼写它,许多人在生活中已经应用了Web2.0的东西。Web2.0已经在工作了,供应商们提供的方案一点都不难理解,”他说,当然,总体上来看,这些应用的架构比以前更出色。
集成的新架构
很明显,架构改善是甲骨文Beehive强调的重点。Beehive包括一个协作服务器,能够使电子邮件、声音邮件、即时信息和聊天等活动具有标准的协作特征。
“这是一个新的烙印,最初的创意终于变成了基于Web 2.0的应用,”与甲骨文CEO Charles Phillips站在OpenWorld大会讲台时,甲骨文产品研发部执行副总裁Chuck Rozwat这样描述。
Phillips问了一个大家都很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是一个新东西?”毕竟,甲骨文在企业Web 2.0上有大量的尝试,包括已有的甲骨文协作套件。
Rozwat说,问题在于大部分的解决方案拥有不同的管理模式和数据库,每个应用之下的架构都不相同。
“你拥有所有的东西但是其中的一些看起来生病了:协作碎片。它们有自己的数据库,同时,识别和管理用户的方式、以及内部管理都有自己的一套。所以,从IT和用户的角度来说,如果要和你在即时通讯、网络会议、日程安排中所做的事情进行协作,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因此,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东西集成在一起。”
“现在不同的是,甲骨文做对了”,甲骨文在美国堪萨斯州的一家合作伙伴,销售CRM和数据库的EBS公司CEO Scott Jenkins说。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在真实的情景或者在某些场合,才能实现真正的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