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海波:“救楼市”还是害楼市?!
——是稳定房产市场还是扰乱市场?!
顾海波
杭州市政府2008年10月14日公布了《关于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所谓的“24条”),但截止14日下午16点,“住在杭州网”一项超过2300人次的调查显示,72.39%投票者认为 “不改下跌趋势,作用不大”;27.60%表示,有助于“阻止下跌,楼市回暖”。 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杭州此次主要采取购房入户、公积金放宽、税收减免和补贴、开发商缓交土地款、政府采购中低价房、放宽开竣工期限等政策。“杭州市政府将一个地方政府能用的权力基本上用尽了。”继沈阳、厦门、成都、长沙、河南、西安、南京、宿迁等地相继出台的政策包括购房入户、免税降税、购房补贴等优惠措施,杭州市政府也于10月14日祭起了“托市”大期旗,看来更多的“托市”地区和措施会浮出水面,更有各类“协会、商会”、房地产商、御用文人和御用媒体的不遗余力的“鼓与呼”!更有甚者今天居然还有人公开放言:“由住宅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提出的房地产市场新政有望在下月推出。据报道,该部已向上层提交“放松”房产调控政策的方案,具体包括取消对二套房的限制、下调房产税和延长个人房贷偿还期限等”,“房地产势力”俨然已经绑架了“管理层”!房地产俨然已成为中国经济的“救命稻草”!
但在笔者看来,这不是在稳定市场,而是在扰乱市场!这与其说是“救市”,不如说是托市,实质是在害市!是饮鸩止渴!是在维护房地产行业的垄断暴利!这不仅是阴谋更是阳谋!当前如若所谓的房产“救市”,其后果是将高房价风险转嫁给广大中低收入者(尤其是在中国保障住房短缺和历史欠帐的情况下),这是不负责任的!将催生中国式的“次贷”,而且,笔者认为中国的后果会更严重! 中国房地产业“疾在里,不治必将深”!综观世界房地产的发展史,迄今还没有一个国家和地区能成功控制房地产的泡沫!历史是惊人的相似!
中国房改10年房价飚升了10年,中国房价已孕育了暴跌的基因,只不过现在被强大的“房地产势力”暂时改变了运行轨迹。综观这次所谓“百年一遇”的金融风暴,是有美国的房地产行业“次贷”所引发,相反,中国股市狂跌70%(成为全球最差的股市),而中国楼市仍就“岿然不动”(2008年8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还上涨5.3%,房价仅珠三角地区略有松动。房价未降,哪来“寒流”?!又何需“救市”?!),而且还要“涨幅趋缓”,“房地产势力”的“救市声”还不绝于耳,这难道真的会是中国的“奇迹”?!俗话说得好:“上帝要其死亡,先必要其疯狂”!房价大起不落孕育着大起大落,房价的大落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如果中国真的需要“救市”的话,要救的是股市,而决不应该是楼市!股市大跌70%,有目共睹,各级政府和相关管理层为什么不贴一分钱?!
中国房地产的风险事实上比美国大得多。第一、世界平均的房价收入比在1:3—6左右,中国的房价收入比在1:20左右,加上这几年中国楼市投机盛行,有钱有权人都在炒房,按照现在真正的刚性需求是广大中低收入者,他们的房价收入比更是高的离谱!美国的房价收入比就在1:3倍左右,美国的土地面积同中国差不多(但土地质量远比中国高),人口只有2.6亿,加上美国有比较完备的住房保障体系,真正受“次贷”影响的人数很少,况且还有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纳税人的买单。而中国由于住房保障体系的严重滞后和历史欠帐,数以万亿计的“房奴”和“负翁”随时面临资金断裂的危险。第二、中国的房价涨幅远远超过美国,美国2000年到2006年全国房价平均价格上涨了90%(现仅跌了20%左右),日本在1985年到房价达到峰值的1991年涨幅仅为51%,其后下跌了41%,上海房价2000年不到3000元,现在17000多元,涨幅高达5—6倍,风险巨大。第三、从统计数据看,国际上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一般是在10%以下,但我国从1998年开始,这一比重稳步上升,2004年为18.78%,2005年为20.98%,2006年1-4月份为22.93%,远远超过10%的国际警戒线。另外,国际公认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占GDP比重不能超过5%,但国内房地产投资占GDP的比重从2004年就已经达到9.6%,一些城市甚至于高达50%以上。第四、从实践上看,高房价严重透支了中国的资源(土地)、能源和环境,严重透支了中国的消费力,严重阻碍和减缓了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扭曲了中国的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是造成当今中国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最主要因素。
地方政府事实上已经成了最大的“房地产开发商”!中国高房价是地方政府长期越位的产物!请问,我们的地方政府主要应该为“地主”、“资本家”服务还是为占权重最大的广大中低收入者服务?!地方政府有钱补贴“有钱人”为什么不多造点保障住房?!请问急于托市的地方政府,你们的保障住房建设好了吗?!用纳税人的钱来鼓励投机经过纳税人同意了吗?!地方政府不顾中国高房价的事实,不顾广大老百姓的呼声,于情(国情)、于理、与其职责都是相悖的!地方政府必须退出房地产市场“运动员”的角色!地方政府怎样真正把市场秩序和保障住房建设好,或许还有很长路要走!
历史是人民创造!历史会证明一切!不信,我们将拭目以待!
由于当今“权力和金钱”掌控了话语权,常年在房地产行业浸润,受到的“挤压”不少,理性和真实表达诉求的管道几乎被封杀,在地方尤其如此,近年来,不少文章、讲座和访谈(电视)不是被“修改”就是被突然“冷冻”,就在不久还有一档20多分钟的电视访谈不幸临时被“冷冻”,不是说“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吗?但是,我还是有谢谢哪些给我鼓励的人。
我不会说假话,这是做人的基本底线!要么就不讲话!肺腑之言,忠言逆耳!我相信理性会穿越时空、跨越历史!理性经得起时间和历史的检验!
2008年10月15日
顾海波:中国房地产界独立思考者、独立撰稿人,高级经济师
(Guhaibo, the real estate industry independent thinking persons,
senior economist)
通讯地址:中国上海市古北路530弄68号 1005室 邮编:200336
电话(Tel):(021)62911962(0) 54933836(H) 传真021)62911982
E-mail: guhaibo1@126.com
http://blog.focus.cn/~guhaibo 相关观点可搜索“顾海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