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器坏了怎么办?水管堵了谁来修?老人突发疾病该找谁?这些问题,一些老人家里只要按下绿色或是红色按钮,社区干部、家人和医疗救护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出现在老人身边,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一键联通社区 365天一按就灵
在一些上了年纪的市民家中,在电话机边,都有一个烟盒大小的呼叫器,上面有一红一绿两个按键。“红键代表求救,绿键代表服务,只要居民按下其中一个,20秒之内呼叫服务中心的电脑就能接到信号,通过电话回访,指派服务机构提供相应服务。”信息呼叫中心的贾裕斌告诉记者,义乌目前已为600多户的高龄老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困难老人和残疾老人免费安装了社区智能化呼叫系统。“老人如果需要相应的家政服务,通过呼叫中心呼叫,我们也会与家政公司协商,让老人们享受更优惠的服务。”
我市祠林社区的老人在2007年就安装试用了这种呼叫器,该社区老年协会楼会长对于呼叫器的好处深有体会。9月30日,他家里的抽水马桶堵了,他按了一下键,告诉信息台相关情况,呼叫中心马上派了相关的家政公司过去处理。“社区一些老人虽然装了呼叫器,可能还不习惯用。一般是家里停电或是电器坏了,会按下按钮,让呼叫中心叫人来修一下。呼叫器的好处就是我们不用记电话号码,按一下,他们会给我们打电话,对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来说是挺好的。”
“有的老人想给儿子打电话,儿子的电话号码记不起来了,按了呼叫器,我们这边就给他的儿子发了讯息,告诉他家里的老人想与他通话。”贾裕斌说,老人们处理不了的事情交给他们,他们都能找到人帮助老人解决问题。
“电子保姆”急救人
“只要有人在家里按了呼叫器,我们这边就会显示出呼叫者的信息,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以及亲朋好友的联系方法。装了呼叫系统的一年多时间里,我们也处理了很多起帮助病危老人紧急送医的事情。”贾裕斌说,由于有很多老人有高血压、心脏病,突发的时候,可能拿起电话也说不了话了。如果他们在这个时候,按一下呼叫器的红色按钮,信息呼叫中心收到求救信息后,立刻联系急救中心,随后又告知老人的家人,让老人的病情及时得到了救治。“我们在给安装呼叫器的用户登记资料时,也一并把老人的病史记录下来。这样,当老人按紧急呼叫时,我们就清楚老人在家中可能发生的情况,并做出相应的处理。”
家住丹溪北路的王士林是最早建议装呼叫器的人,他告诉记者,呼叫器已经在家装了半年了,虽然用的机会很少,但有了它,他觉得比较保险。
高龄、孤寡、残疾老人行动不便,再加上独居或子女上班白天无人照顾,需要帮助时,往往难以及时联系到社区工作人员或家人。在安装了“电子保姆”后,老人可以方便地与自己社区边上的服务商、邻居、亲属和政府服务机构及时地进行联动、联网,真正实现了“民呼我应”。据义乌市援通社区智能化呼叫系统的工作人员介绍,自2007年“电子保姆”在义乌安装以来,截止今年9月23日,共发起呼叫绿键1177次,红键980多次,帮助很多老人处理了急事。
特殊老人享受呼叫服务 政府买单
据了解,市民呼叫信息中心,场地设在市老年活动中心,由市老龄工办与相关专业公司合作成立。
义乌600余户特殊老人,是最先试用呼叫器的家庭,他们的安装注册费先期都由政府买单。其中注册费50元,固定呼叫器费88元,年使用费78元,安装费10元。为了继续推进我市信息呼叫服务系统的建设,接下来,政府还将在孝子祠、南苑、凤凰、幸福等四个社区推行信息呼叫服务系统建设。市财政给予每个社区2万元经费补贴,“对于独居、残疾、高龄(80周岁以上)、生活困难、市级以上劳模等几类老人,呼叫器安装率我们力争达到90%以上。”市老龄办主任朱江红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