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8-10-07 |
信息来源:上海星期三 |
TD:Made in China
与3G一起涌入的一个熟悉的陌生词就是TD。
为什么在其他国家的3G标准已经较成熟的情况下,还要开发一个“Madein China”的3G标准:TD-SCDMA呢?
理由很多:拥有3G标准的自主知识产权,有利于产业链的形成,有利于互动娱乐及商务软件开发,有利于其他衍生服务继续开发,有利于今后技术的升级换代;更重要的是,这有利于最终降低资费,有利于国家电信产业的真正发展。
从2002年开始,6年时间,与其他国家的3G标准相比,TD-SCDMA的产业化进程在相当短的时间,用较低的成本,实现3G的基本应用功能,非常不容易。
2008年3月28日第六届移动通信产业国际论坛及展览会上,无论是日本京都府知事山田启二还是日本综合通信局局长武内信博,都特别羡慕中国有自己的3G标准。
当然这条路也不是一帆风顺,起初只是大唐和西门子两家在做产业化尝试,2002年以后才真正开始由政府强力推动并成立了产业联盟。
北京TD-SCDMA论坛代理秘书长王静认为:“对于已经大量投入到TD-SCDMA产业的公司来说,3G试商用是一个巨大的利好。对那些尚处于观察或者评估阶段的公司,尤其是我们国际公司会员,是实施商业决策的极大触动。我们一直希望明确市场,只有市场明确了,有实力的一流公司、国际公司,才会加入到TD-SCDMA产业里面来;只有在这个产业链里头包含了一流的国际公司和国内公司,这个产业才能进一步做大做强。现在TD-SCDMA的产业链是完整的,但是还不够强大,我们要借助中国移动放号这个推力,进一步做强这个产业链,吸引一流的厂商来加入这个产业链,一起把TD在中国做扎实、做好,然后才谈走向国际的事情。”
TD:浴火重生重新洗牌
“TD-SCDMA是双刃剑,对国内芯片厂家,既是重新洗牌也是重新出发。”杨骅很有感触。
“随着市场的明晰化,有实力的厂商,像中兴、华为可能会加大他们的投入;系统厂商尤其是外国厂商,比如以前已经布好局的爱立信、阿尔卡特,也可能加快TD发展的步伐,这对我们国内的系统厂商来说是一个强大的挑战和压力,必须要强力地应对,才能不至于被挤出去。”
“大家知道MTK已经进来了,诺基亚也有所动作,”TD-SCDMA产业联盟秘书长杨骅告诉记者。“国际一流的芯片厂商,比如英飞凌也行动了。”王静对这些虎视眈眈的外国厂商如数家珍。 TD商用意味着以前保护性的政策将在市场化运作面前失效,这是国内厂家或生或死的分水岭。
事实上,早在TD还未被国际电联接受成为3G标准之一时,原信息产业部电子信息产品管理司司长张琪就曾表示,一个标准的形成不仅取决于国际标准组织的接受,更重要的是必须得到相关产品的支持,得到用户与市场的认同和使用。
TD必须形成群体突破,要与运营商形成合力、资源互补、融合发展。未来TD产业的成功,不仅表现在有更多的国内外知名企业积极参与和不断推出新产品,更重要的是要促进中国通信运营业与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和应用服务业的相互依存和融合互动发展,表现在它推动着传统产业的转型和一个全新的、更为完整的产业链的形成和创新发展。到那时,我们才能真正得到世界同仁的认可和尊重,那将是中国迈向信息产业强国的新起点。
“一旦这种尊重与认可形成后,对于国产手机行业而言,将意味着‘名利双收’。而且这种效应已经有了端倪。”联发科技的喻铭铎表示。
TD:让人欢喜让人忧
“目前,TD的建设和试商用总体情况良好,但是,由于目前媒体舆论的导向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TD建设和产业化的推进进程造成了影响。”上海市委副秘书长尹洪多次表示。
“环保担忧”是最常遇到的。在TD建设中,不少基站无法布点,耸立的天线让不少居民将TD与辐射、静电、不健康等联系在一起,看到工作人员架设天线,忧心忡忡的居民有时会联合起来阻挠。
事实上,基站天线所产生的电磁辐射被部分媒体不负责任地夸大了。一位在中国移动工作了十年的基站维护员曾对记者说,“如果说受到辐射,我肯定比别人都多,我天天和基站打交道,但是我很健康。反倒是那些由于天线架设不够,网路覆盖不到的地方,手机处在不停寻找网络的状态中,产生的辐射会更大。”
移动上海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自成立以来,移动就严格遵守《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国家环保相关法律法规,从未有任何违法违规行为。尽可能地减少因自身业务开展可能给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实现绿色运营。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移动通信基站等公共电信设施建设并非一帆风顺;同时,电信设施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而被要求拆除或者改迁的情况也较为普遍,这已严重影响到了电信设施的正常运行。专家的建议是,“只有将移动通信建设纳入城市基础配套设施和规划中去,才能使种种难题得以解决。”
TD-SCDMA风雨发展录
1998年6月30日,中国向日内瓦ITU(国际电信联盟)总部递交TD-SCDMA提案。
2000年5月,由中国提出的TD-SCDMA标准,与欧洲提出的WCDMA和美国提出的CDMA2000同列为国际3G三大标准之一。
2001年3月,TD-SCDMA标准被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技术标准化组织)接纳,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可商用国际标准。
2002年,在政府的强力推动之下成立了产业联盟,但由于厂家在TSM和LCR选择上的失误让TD发展几乎停滞。国外通信企业不断质疑、反对,并展开了大规模地打压。
2003年下半年到2005年,TD-SCDMA在系统、终端、芯片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形成了一个由40多家国内外电信企业集体参与的大产业。
2007年3月,中国移动建设TD-SCDMA规模试验网的招标正式开始。
2007年12月21日,中国移动上海公司胜利开通了2495个基站,提前完成了总体建设目标。
2008年1月10日,国务院第164次常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关于进一步扩大TD-SCDMA技术试验网的方案。
2008年3月19日工信部召集三大运营商和10个试点城市负责人部署工作。
2008年4月1日中国移动在北京、上海、天津等八城市进行TD社会化业务测试及试商用。?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