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华财讯]分析文章指出,10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化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不仅提高了国人的生活品质,也为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持久的动力。
据新华社10月7日报道,为了充分发挥高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解决科研和经济发展脱节的问题,进一步提升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中国从1998年开始,将高技术产业化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和产业化。10年来,中国在信息技术涉及的通信、集成电路、软件等领域,在生物技术涉及的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生物能源等领域,在新能源、新材料、卫星应用等领域,高技术产业化都取得了可喜的成就。高技术产业化,不仅提高了国人的生活品质,也使中国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获得强有力的驱动力。近五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以两倍于国内生产总值(GDP)的速度增长。07年,中国高技术制造业规模已居世界第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接近20%。
07年,中国高技术产品实现增加值1.9万亿元,占GDP的7.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近3,500亿美元,比2002年翻了两番多,占全国外贸出口总额近30%。过去7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年均增长21.5%、37.7%。
中国在高技术领域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随着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的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被国际标准组织批准成为国际标准,生物芯片和多个基因工程药物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并实现了产业化,胚胎工程技术产业化极大地支撑了中国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转基因农作物育种技术产业化有效地支持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自动化技术产业化使中国高技术企业步入海外市场,卫星导航产业化已成为中国一个新兴的高技术产业,生物医学工程产业化使中国这一长期以来依赖进口的产业出现了重要转机,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已使中国风能、太阳能双双跃上年产千万千瓦的领先地位……
中国高技术产业集聚化发展显著加速:07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三大区域的高技术产业规模占全国的比重达到80%以上,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生物产业的近70%,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出口基地销售收入接近全国软件销售收入的一半,产业集聚效应及基地优势地位日趋明显,并在全球产业布局中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实施促进了生物、新能源、新材料、卫星应用、集成电路、软件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为中国高技术产业加快做大、继续做强奠定了基础。以卫星导航为例,中国实现了相关应用产品部分关键部件、芯片、软件的产业化,为完善产业链、提高核心竞争力起到重大支撑作用,市场由2000年前不足20亿元发展到07年的500亿元左右。
中国企业通过掌握核心技术,扩大规模,提高管理水平,企业实力不断壮大,已涌现出一批如华为、中兴、海尔、联想等跨国企业。
据发展改革委高技术产业司綦成元介绍,根据国务院批准的高技术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十一五”后两年,发展改革委将进一步转变职能,加大对高技术产业化的宏观支持力度,特别是要紧紧围绕高技术产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完善高技术产业化宏观政策环境,联合金融机构加大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专项的扶持力度,努力通过高技术产业化促使技术创新迅速转化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张亚伦 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