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是我国航天工程的又一大创举,凝聚了几代航天人的心血和智慧。驻我市的中电集团13所和54所,我市850电子公司、无线电二厂,这四家曾多次参与过国家航天、航空重点工程,这次也参与了飞船有关部件的科研生产任务。
13所
承担配套产品
确保“天地对话”
13所为神舟七号生产配套产品,包括微波集成功能组件、微波混合集成电路、微波单片电路等系列产品,涉及中国航天集团部分研究所以及中国电子科技集团部分研究所等用户单位。
据13所负责人介绍,所内5个专业部承担了生产任务,3个单位承担了内部配套协作任务。这些产品将被运用到神舟七号飞船的返回舱、通信舱、测控系统等关键系统中,保证宇航员与地面的语音联系和其他数据传输以及在飞船没有准确返回指定地点时,提供准确的搜索定位信息,帮助地面人员快速找到飞船。
为高质量完成配套产品生产任务,该所成立了项目“三师”系统,即指挥师系统、设计师系统、质量师系统,所长杨克武担任指挥系统的总指挥。鉴于神七任务与以往历次神舟飞船飞行任务的不同,项目组把严、慎、细、实落实到产品生产的每个细节当中,确保各自岗位工作万无一失。
“在神舟七号发射前,我所现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服务保障。”9月24日,13所相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及时配合神七发射任务,该所成立了以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和技术保障组,为神舟七号服务保障提供充分人力物力资源,保证人员、设备仪器随时处于可调用状态。通过这次重点工程任务,13所还培养了一批年轻同志,涌现出了许多业务骨干。
无线电二厂
生产神七元件
巾帼挑起大梁
作为航天工程任务单位,市无线电二厂从神舟一号开始,就一直在为我国航天工程配套生产一些电子元器件。在这次神舟七号载人航天工程的几大系统中,都或多或少使用了由该厂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产品生产涉及企业绝大部分岗位的职工。
无线电二厂是一个女工占绝大多数的产品制造企业,在这次航天工程中,她们一如既往地奉献着。据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她们当中有荣获个人二等功的高级技术人员,有荣获全国总工会创业先进奖的普通青年;同时也有默默无闻荣膺多种荣誉的普通职工。这些女职工都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小家,全身心投入到这一重点工程的科研攻关和生产任务中。
总工程师刘广桥告诉记者,自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承担航天工程的元器件生产任务以来,40年中没有出现过一起质量问题。
这次承担的神七生产任务,对产品的可靠性要求更是严上加严。“为完成哪怕一个指标要求,工厂技术人员都需要进行上百次实验,奔波往返广州、武汉等地二三十次。”刘广桥说。
“在岗位上,我们不但要和男人一样出色,还要比他们做得更好!”在厂区采访时,记者从每一个部室、每一个操作工艺、每一个人脸上都领略到了精诚团结、顽强拼搏的精神。
54所
搭建天地“高速路”
神七犹如“面对面”
30余名技术人员现场保障
自承担神舟一号飞船的飞行任务以来,54所在神舟系列飞船项目的研制任务中担当着重要角色,飞船顺利发射、正常运转以及安全回收,都离不开54所的测控与通信设备。在这次神七载人航天工程中,再次体现了其在通信测控领域的优势地位。54所生产的设备和现场科技人员正坚守岗位,密切监视着神七的飞行轨迹,一条条指令正通过他们研制生产的设备引领卫星飞向预定轨道。
据该所党委副书记张秉衡介绍,该所科研人员参与研制了神七200余台(套)的通信测控系统和设备,这些设备分布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国内、海外等多个地面站点,主副着陆场及航天远洋测量船队远望号测量船上。“大部分设备是从神舟一号开始就参与执行任务,有一部分是专门为神七研制的新设备,还有一部分是在原来的旧设备的基础上作了技术改造和更新。”该所担任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技术保障组组长的刘云飞说,此外飞船上也有他们研制的少量设备,均与测控系统配套。
设备研制完成生产后,该所还要负责保障工作,今年已先后派出多支技术小分队前往喀什、渭南、青岛、厦门等地和有关舰船,对执行任务设备进行了全面检修,培训操作使用人员。发射前夕,他们又派出30多名技术人员前往发射场和各测控站执行现场保障任务,其中,十余人随远望一号、二号、三号、五号、六号测量船出海执行技术保障任务,二十余人奔赴到东风发射场、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以及各个地面站点。所里还专门成立了技术保障组和行动指挥班子,随时待命,一旦有异常接到电话马上到位。
构建天地连通信息网
“测控系统就是天地间的‘高速公路’,也是飞船与地面间联系的唯一通路,所有的指令传输,地面收到的画面声音都是靠测控系统来完成的。”工程师张贺荣说。她今年才40岁,是国内数据传输方面的专家,从1996年开始已连续4次奔赴酒泉、西安、北京等地执行通信保障任务。
54所承担的测控系统部分,主要功能是完成载人飞船和伴星的遥控、遥测、安全控制、外测和话音、数据传输等功能,这些功能对飞船进行跟踪测量,并将接收到的飞船上的测量、遥测信息传送给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根据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指令与飞船通信,实现天地间的对话。
传输图像和声音也是测控系统一大功能。我们在电视中看到的飞船飞行画面,就是通过54所研制的系统发回的,这些图像是以数据的格式传来,然后再解调解码转换成电视图像,让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能清晰地看到航天员的状况。
测控系统是天与地间的连接,地面通信系统不与天空构成链路,主要作用是与地面上的测控系统一起,把北京飞控中心和各个测控站点之间连成一个完整的网络。各测控站的测控数据通过这张网安全可靠地传输到了北京,传输到了专家、指挥员的面前,指挥员准确果断的指挥调度口令以及对飞船的指令又通过这张网传到了发射场,传到了陆基站,传到了海基站,所有参试人员通过这张网就像坐在一个大会议室,就像面对面,近在咫尺。
“70后”专家挑大梁
记者在54所采访时发现,参与这次神七任务的大部分专家都很年轻,基本上都三十岁左右。张秉衡告诉记者,该所神七技术保障组的科研人员,90%以上是中青年骨干人员,平均年龄仅35岁,有一半人参加过神六。该所现已成功完成老一代测控专家和第三代测控专家的交接,这些基本素质好、发展前景大的年轻科技骨干已经挑起大梁。
该所在测控界元老级的专家,如刘云飞、刘明春等,现在也以顾问的身份继续参与对“神七”相关科研工作的指导。26日,刘云飞还将以测控专家的身份做客央视“神七问天”,解读有关问题。
“我们的设备很争气!”
54所老中青三代科研骨干为神七成功发射倍感自豪
“神舟七号飞船已经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成功!”昨夜21时33分,当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此消息落音后,中电科技集团54所的三楼会议室大厅里再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当夜,54所老、中、青三代科研骨干,以及部分赴前线技术人员家属共同在电视机前观看了神七发射过程,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他们也深深地为自己而骄傲。
“身为后方家属,全力支持航天!”
“成功了,我们的设备成功了!”54所员工赵军的手机里传来高亢兴奋的声音,她的丈夫高京龙在两个月前就抵达酒泉发射场了。同事们知道是高京龙的电话,都催促她“问问什么时候回来?”,但她仅叮嘱了句“注意身体!”就挂了。在和记者聊天时,她说:“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责任和使命超过一切,任务结束该回来他就回来了。我作为家属,是全力支持他,支持国家的航天事业发展!”
“设备完美运转,我们深感自豪!”
就座在第一排的三位老者,在人群中格外显眼,白发苍苍,却精神矍铄,他们就是载人航天飞船测控、通信专业技术带头人——刘明春、王昌宝和李文铎。当记者走近刘明春,还未开口,他就笑着说:“神七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了,这说明我们的测控通信系统也成功了!”曾身为载人航天飞船测控通信系统的总设计师,刘明春一共去过15次发射现场,负责保障54所研制的设备。看到自己曾付出心血的测控通信系统能够完美传输舱内画面,三位老人深深感到欣慰和自豪。
“做好后续工作,依然任重道远”
在这次研制测控系统中担当主要责任的耿虎军工程师,在观看发射中始终面容严肃,眉宇轻锁。原来他在心里细细地数着一个个“雷达跟踪正常、遥测正常!”,“我们54所负责的每个测控站和天线设备都已经正常运转了,实现了完美对接。但是,接下来我们还有伴星测控、宇航员出舱测控等重量级任务。好的开始只是成功的一半,所谓任重而道远,我们赴一线的技术人员还必须坚守在工作岗位做好以后的工作!”
850电子公司
小小连接器
神七立功勋
石家庄850电子公司是我市的一家重点军工配套产品单位,在神七载人飞船中主要为通信系统、测控系统和地面应用系统提供配套产品——电连接器和开关,用户涉及航天、电子多部门的多家研究院所和整机生产单位。
“电连接器是航天工程中的基础元器件,虽然在这个大工程中微乎其微,但其作用不容轻视。”850厂研究所所长魏兵说,电连接器是连接传输信号和供电流的关键性必需器件,神七整个工程的各个系统都必不可少。
虽然是航天工程的老功臣了,但850电子公司每一次的科研任务不尽相同。从神六到神七,每年承担完成总装备部、原信息产业部下达近20余项科研新品任务、科技攻关等项目,总共近百项新品研制任务,涉及航天、航空、兵器和船舶等系统十余个国防重点工程,研发领域实现了型谱、贯标、新品、攻关的全面覆盖。同时,还承担了国防科工委下达的一批生产技术改造项目,投资1800万元。
由于神七的载荷大大超过神六,这就要求飞船的全身器件尽最大限度减重,电连接器也不例外。“这就对我们的科研攻关提出了挑战,要求电连接器体积不能大,重量还不能重。”针对这个新的难题,850厂科研所半年时间里没休过一个完整的双休日,实验室的灯常常24小时亮着。
除了体积和重量的限制,魏兵和他的团队还遇到了几个重量级难题,怎样解除产品的防电磁干扰,增强防烟雾性能,这项技术当时在国内领域仍是空白。为此,公司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技术创新和攻关,克服资金困难,突破设备等固有条件的局限,满足了研发生产工期的高要求,产品的防电磁干扰和防烟雾性能指标大幅提高。目前,这项技术在同行业同类产品处于前沿水平。
揭秘
河北辣椒良种乘神七上天
记者从省农业厅获悉,鸡泽“羊角椒”的种样通过了中科院有关专家的严格检测,最终确定100克“羊角椒”优种随神舟七号上天,进行太空育种。
据介绍,此次航天育种将促进这些种子控制株高、抗病性、千粒重、单株果数等品质基因改善,将有助于鸡泽辣椒培育出产量更高、品质更优、个体更具特色的新品种,更好地促进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