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LS有两种途径对QoS支持:一是让标记本身就具有服务质量ToS(Type of Service)的意义:LER事先把标记空间分成多个区间,不同区间的标记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在为新数据流分配标记时,根据其QoS的不同为其分配相应区间的标记;另一途径是让标记条目中的ExP域来标识传送分组的ToS。MPLS数据包的服务质量类型就由ToS等参数来决定。LER根据ToS来决定输出队列和丢包优先级。同时,通过对特殊路由的管理,还能有效的解决网络中的负载分担和拥塞问题。在MPLS之前的综合服务和区分服务只能解决一部分服务质量问题,只有MPLS才是一种最全面的服务质量保证体系。
3.3 数据平面技术
数据处理技术是指当数据流被准许进入网络以后,在传输路径上的每个节点对它的处理过程。数据处理操作应该保证数据流量符合合约的规定,保证高级别业务流优先得到服务,保证所有业务都能获得应分配的带宽、缓存和处理器等网络资源,实现资源的统计复用。数据流处理包括分类、整形、管制、标记、排队和调度技术。相对来说,这些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不再做详细介绍。
4、总结
本文首先从NGN的内涵和体系结构出发,阐明了NGN中QoS问题,然后着重介绍了QoS的框架模型、实现QoS的关键技术以及简要介绍了数据平面技术。有关NGN中QoS的分层控制模型已基本趋于一致,但实现技术尚有很大空缺,尤其是接纳控制模型和算法、网络资源规划和配置、动态SLA协商和准入、多域QoS控制等问题有待深入研究。
QoS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NGN QoS的最终解决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对于NGN QoS的研究和实验中,应该把握如下的原则:以满足NGN业务的QoS需求为导向;保持IP的基本优点:简单性、灵活性;充分考虑业务的QoS管理机制;尽量对用户透明,隐藏网络的复杂性;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在现有网络上应用和部署;QoS的部署应分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