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具有丰富功能和内容的智能电视备受消费者关注,谷歌Android 系统TV的问世,更是引发了业界对智能电视的狂热追捧,结合 “三网融合”的深入发展,智能化、网络化成为电视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并有望带动传统产业的升级,为彩电企业打开另外一种生存商业模式。有专家称,随着智能电视的全面普及,或将加速中国彩电业重新洗牌。据透露,当前各彩电企业正在全面转型智能电视领域,目前新上市的“智能电视”产品多达40余款。
消费者:智能电视究竟有多智能?
据《2011年中国智能电视消费者认知与需求状况调研报告》数据显示,未来一年内打算购买平板电视的消费者中,64%对“"智能电视”有认知度,但打算购买的却只有17%。究其原因,在于智能电视市场存在乱象。“可以在客厅大屏幕上玩愤怒的小鸟”、“一边看电视一边发微博”……在眼花缭乱的概念轰炸下,我们不禁会问:智能电视究竟有多智能?
业内人士透露,“目前市场上所谓的智能电视和之前的互联网电视功能上并没有太多的差异,只是在应用层面上更广,其实是将电脑的更多功能移植到电视上而已。事实上,真正的“智能“电视除了可以观看传统电视节目之外,还需要具备搜索功能,从而浏览海量的网络视频;更重要的是,电视变得可以连接互联网享受整个网络世界的资源,和电脑一样进行视频点播、视频聊天、玩游戏和网络购物等更多精彩体验。
行业专家表示:智能电视的三大标准是“在线浏览、网络交互及智能装备”,很多电视制造商先做的智能装备,而后添加在线浏览功能,网络交互功能无法实现,实际是一种“伪智能”。
专家分析:操作系统复杂,内容链接公网,智能电视面临同质化
目前大多智能电视并没有自己的内容平台,都是直接连接公网。电视机增加一组网线接口,观众通过遥控器登录厂家指定的数个互联网网站,使用这种电视如果不上网,只是看电视节目,则跟家中的普通电视机一样没有任何差别。随着国家广电局对互联网电视上网管控力度的加强,公网内容将更受限制,目前国内只有TCL、长虹等少数家电企业结盟持牌的互联网运营服务商华数,致力于打造专属的内容平台“欢网”,以保障智能电视的内容提供。
没有自己的操作系统,操作不便是当前智能电视的另一困扰。从目前来看,最为流行的是基于Android 开放平台的操作系统。中国市场上所使用的智能系统呈现出两种趋势:手机版的Android系统或是厂商自己设计在Linux架构下自主开发操作系统。对于消费者而言,由于各厂商对智能电视的理解不同,采用不同的操作系统和内容接口,各家的产品互不兼容,因此理解和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中国电子商会副秘书陆刃波认为,对于市场竞争趋于同质化的今天,企业竞争回归理性、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已成为企业间新一轮发展重心。从平板电视发展趋势看,从最初的标清、高清到现如今全高清的普及,在3D智能电视的发展前景上,画质是核心,差异化是关键,多屏互动是主要突破点。
全高清画质:回归画质,快门3D才是高端主流
在3D技术、智能电视、网络功能纷纷被移植进电视中时,3D智能电视很容易陷入一个误区,如果一味地放大3D、智能等应用功能,而忽视电视产品最基础的“画质”指标的话,是对消费者的一种误导。目前来看,国内彩电企业在新技术、新概念上的快速响应能力强,但在画质提升上缺乏积淀。如上半年一些家电企业抱团推行“不闪式3D”,就是以牺牲画质为代价来实现3D显示的。
在这一点上,家电企业应该向三星、松下、长虹等快门式3D企业看齐,坚持以3D为企业发展战略,不仅拥有自己的屏资源产业链,还掌握了快门式全高清3D画质技术,能为消费者提供包括智能3D在内的更多视听震撼和电视产品体验方式。
电视惟有回归画质,才能更加适应未来消费者的需求。据透露,长虹2011年7月以后的电视将全面实现3D与智能功能的标配。
智能差异化:智控=多屏互动+多屏转移+多屏共享
行业专家表示:真正的智能电视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衡量:智能平台、智能应用和智能操控。智能平台方面,“具备多元化开放式操作系统(如Android),可实现良好的人机交互”是基本的入门界定,这点已被业界广泛认可。其次,智能应用方面,“软硬件可同时升级,实现新功能或增值服务”是智能电视区别于其他功能型电视的重要特征,用户可自由安装、卸载应用服务(如游戏、健身、股票等),使电视实现了无限可能,成为私属定制的家庭娱乐及信息终端,成为用户“我个人的电视”。
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智能操控,这也是智能电视与传统网络电视的重要区别,网络电视仅具备基本的操作界面、配有简单软件系统,用户还是受到了很大的操作局限性。真正的智能电视应是基于Internet应用技术,加快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为一体的多屏互动智能电视,使电视机迅速成为家庭局域网络中的一个核心。而这正是目前“伪智能”电视所不能满足的。
多屏互动:家庭网关,打造家庭娱乐信息中心
所谓“多屏互动”是将智能平台、智能应用、智能操控全面整合。以智能电视为基础,可和电脑、智能手机等设备实现无线多屏终端智能隔空互联,系统上采用的是在手机、电脑上被广泛应用的Android系统,该系统的配备也就意味着消费者在购买的同时瞬间拥有了一个免费的软件资源库。
调研报告显示,智能电视的18种功能中,消费者最关注上网、多屏互动及影音消费。智能电视的多屏互动有三层意义:多屏互动、多屏转移 多屏共享。
多屏转移:多屏互动主要以电视为中心,各种媒体之间可以相互遥控,内容点播,节目推送,还有界面的一个转换,以及不同的家电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平台。三网融合发展,电视、电脑、手机这些电子产品的内容可以在不同的屏幕间互相转换,各个屏幕间的内容可以无缝、流畅转换,这样电视就不是一个孤岛,而是多屏里面的一屏。苹果在做手机、平板电脑、电视,就是在应用苹果的操作系统管理不同的屏幕。
多屏共享:多屏互动基于家庭网关,成功实现了从个人终端到家庭终端的转换,以电视为核心,加大电视屏幕,结合其他电子产品易操作的特点,家庭中的多媒体都可以形成网上邻居,实现家庭信息产品之间的交流,强化娱乐获取中的中心地位。
多屏互动:多屏互动主要的特征就是移动终端变成了摇控器,手机成为控制多媒体平台一个控制器,通过一些智能操纵,更加方便用户的控制。比如输入控制是手势识别,包括体感等。再则就是自动语音识别,如果你不会写字没关系,只要你会讲就可以。包括语音输入,我们要找一个频道或者我们输入一段话,只要你能讲它都能识别出来。识别率非常高。另外还可以支持全面手写,过去遥控电视在摇控器方面是一个很简单的控制,三网融合以后,触摸控制也不是不可以实现,这是多屏互动的重要特征。多屏互动大大地提升了人机交互的便捷和人性化,使人机交互更加直观,消费者会得到更多的体验。多屏互动是智能化基础上实现的,也是智能电视的智能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