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切换改进方法
鉴于以上协议中存在的缺陷,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尝试了一种方法:在RRC给RNC用户面配置信道类型切换或者硬切换后,将是否进行切换的决策权给MAC。在切换的暂态过程中,如果MAC层接收到新配置上来的有效数据,就认为UE已经完成了切换过程,RNC的用户面也自动切换到新配置。这样既可以避免图2问题的发生,同时也可以加快切换的速度。这里的有效数据目前我们定义为循环冗余码校验指示(CRCI)正确的数据[10]。
图3描述了在采用改进方法后,顺利进行DCH到FACH的状态切换的过程。前面流程同图2描述一致,在RNC用户面配置了新配置后由MAC层判断,如果在新配置上接收到UE数据后,RNC的用户面自行进行切换。这样,RNC的RLC接收到SN=2的数据后,向UE发送SN=1丢失的状态报告得以在FACH上发送给UE,UE能接收到并重发RB配置完成消息,RNC的RRC也就能顺利接收到此消息,流程顺利结束。

4、结束语
本文从WCDMA实际的开发应用出发,针对RNC实行切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进行新旧配置切换的方法。在处于新旧配置切换的暂态过程,如果RNC的MAC接收到新配置上的有效数据,就认为UE已经完成了切换过程,RNC的MAC自动切换到新配置。这样可以及时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状态的切换,避免了在暂态过程中RNC和UE的两端的AM RLC不能有效进行状态报告的缺陷,并且加快了切换速度。这种方法除了应用于信道类型切换的流程外,还可以应用于硬切换流程。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的实行大大提高切换的成功率,降低了掉话率,从而提高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5、参考文献
[1]3GPPTS25.301 V6. 1.0.Radio Interface Protocol Architecture(Release 6) [S].2004.
[2]3GPPTS25. 401 V6. 3.0.UTRAN Overall Description(Release 6) [S].2004.
[3]张平,等.第三代蜂窝移动通信系统-WCDMA[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0.
[4]3GPPTS25.322 V6.1.0.Radio Link Control (RL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6) [S].2004.
[5]3GPPTS25.321 V6.2.0.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6) [S].2004.
[6]柴瑜,沙斐.WCDMA系统的无线资源控制和管理[J].移动通信,2002,26(2):31-33.
[7]张立新,等.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0
[8]3GPPTS25. 331 V6.2.0.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Release 6) [S].2004.
[9]郭骅.WCDMA的硬切换技术[J].江苏通信技术,2004, 20(4):35-37.
[10]3GPPTS25.427 V6.1.0.UTRAN Iur/Iub Interface User Plane Protocol for DCH Data Stream(Release 6) [S].2004.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