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消息:中国电信于2008年6月13日开始了基于IPTV终端的统一招标,规模达57.4万,并且在6月底进行了厂商报价。 在7月底的那段时间里,关于集采的最终消息,一日数变,从最开始的12选6,到12选7,到12选9,至于谁是最终幸运儿?在正式名单没有公布前,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
在关注集采最后信息的这段时间里,我第一次的感受到了电信的严防死守,滴水不漏,很难得,似乎也很反常。也许,电信这段时间都把精力放在了C网那边的大招标了。
这次集采的招标更类似是同期上演的一部大片《赤壁》,UT系和中兴系联手对抗了华为系。具体表现在价格上。身处华为系的数家厂家(除了一家外)无一例外的都把价格抬升到了520以上,而中兴和UT则把价格普遍下压到了500以下。
分析彼此的出发点,UT和中兴目前是国内IPTV市场的主要供货商,对于来自运营商的抱怨和压力是相当了解,也明白终端价格始终是要降的,这次便也借坡下驴。
对于华为而言,他们早已顺利把广东圈进了自家院子,作为自己的试验田,可以慢慢测试和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技术,因此,这次集采,对于他们来说的实际意义并不是很大。把价格抬升,可能有搅局的成分,或许想诱使中兴,UT跟高价,从而为其后续推出的海思芯片的低价盒子创造更好的机会。但可惜,UT、中兴这次没跟,反而把自身的一批合作伙伴全给套进去了。
虽然,这次集采,对于中标厂家来说,利润很微,赚钱很难,但其入围的未来意义将更大于当前的实际利益。因此,也成为目前各厂家不懈争取的原因。
虽然最后结果没公布,但各地的电信运营商却都在蓬勃发展,电信借集采想降低终端成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下半年整体发展趋势看好。
乱评一下招标厂家的入围优劣
四大系统平台和新邮通不说了,其中最弱的是ASB
朝歌:测评下来的结果最好,但价格也最贵
裕兴:盒子出货多,但主要是盈科和海外,国内案例缺,价格贵
长虹:电信电视上网的合作伙伴,终端制造有优势,价格较高
同洲:盒子制造优势,测评也不错。国内应用案例多,报价低
30凯天:价格不高不低,有优势,目前终端产品已经在上海开始规模应用
华录:虽然是黑马,但他的出身是制造商,在目前终端需要和系统商有紧密关系的阶段,缺乏优势。价格低。
MOTO:大华的盒子,应用于广电行业,电信没有案例,而且420的最低价,如果录取,那么置那些高价的厂家于何地,很难把握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