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操作系统发展至今已经十多年的时间,发展初期整个市场竞争不激烈,发展相对缓慢,根据诺达咨询发布的《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研究报告2011》显示,目前手机操作系统市场正处于多元化发展阶段,预示着在手机操作系统的新发展将影响智能手机市场及相关移动互联网产业的发展。
20世纪末手机操作系统处于萌芽阶段
早期的手机操作系统主要是Symbian和Windows mobile。Symbian公司于1998年6月,由诺基亚、摩托罗拉(Motorola)、爱立信(ERICSSON)、三菱(MITSUBISHI)和宝意昂(Psion)在英国伦敦共同投资成立。在成立后的两年内,Symbian操作系统的功能不断得到完善。1999年3月,成立刚刚9个月的Symbian公司推出Symbian 5.0操作系统。Symbian 5.0集成了网络、无线文字、PIM、网页浏览、电子邮件等功能,支持JAVA,并能够运行小型第三方软件,在爱立信R380等少量机型上被采用。2000年,全球第一款基于Symbian5.0的手机,爱立信R380 Smartphone正式向公众出售。同年,日本的索尼和三洋取得Symbian操作系统的许可证,成为Symbian的成员之一。
Windows mobile操作系统的原型是Windows CE(基于掌上型电脑类的电子设备操作系统)。Windows mobile继续保持微软独来独往的风格。在萌芽阶段,微软开发出同时适用于手机及其他掌上设备的操作系统,并将两者整合。
2001年—2006年手机操作系统处于稳定发展阶段
在2000年以后的6年,Symbian操作系统迎来了它无与伦比的辉煌时期。2001年,全球第一款基于Symbian操作系统的2.5G手机,诺基亚7650发布。另外,全球第一款采用开放式Symbian 6.0操作系统的手机,诺基亚9210也向向公众发售,同时还提供多样的开发商工具。 同年,富士通与西门子取得Symbian操作系统许可证,加入Symbian。2002年,Symbian操作系统进入中国手机市场,从开始的曲高和寡发展为占据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2004年,LG电子获得了Symbian的授权。同年,联想公司决定将Symbian操作系统用于最新手机产品中。2006年,塞班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1亿部。
在此期间,微软的Windows mobile尽管不如Symbian那样如日中天,但也得到了稳定的发展。Windows mobile曾被称为Pocket PC、SmartPhone|Smart Phone等,至Windows Mobile 2003版本改为Windows mobile。此后,微软于2005年9月推出了Windows Mobile 5.0手机摩托罗拉Q8。
2007年—2011年阶段手机操作系统处于多元化发展阶段
从2007年开始,其它品牌的手机操作系统迅猛发展,Symbian操作系统的统治地位开始下降。2007年,苹果推出风靡至今的iPhone(2010年改名为iOS);谷歌宣布开源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33家终端和运营企业加入其开放手机联盟。2008年,Android快速崛起。2009年微软宣布,Windows Mobile 6.5以后版本的名字不再使用Windows Mobile,而是统一使用Windows Phone。同年,韩国三星公布了Bada操作系统;中国移动推出Ophone操作系统。2010年,微软正式发布Windows Phone 7.0版本。同年,诺基亚和英特尔发布MeeGo操作系统;中国联通在国际通信展上展示自主OMS操作系统(当时被称为UPhone)。2011年,中国联通正式将OMS操作系统UPhone更名为沃Phone操作平台。此外,更多的手机厂商、互联网巨头公司等都不同程度发表自主研发手机操作系统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