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干比(SIR),并和设置的目标SIR值(目标SIR由 RNC下发给Node B)相比较,如果测量SIR值小于目标SIR值,Node B在下行的物理信道(DPCH)中的TPC标识通知UE提高发射功率,反之,通知UE 降低发射功率。
因为WCDMA在空中传输以无线帧为单位.每一帧包含有15个时隙,传输时间为10 ms,所以,每时隙传输的频率为l 500次/s;而DPCH是在无线帧中的每个时隙中传送,所以其传送的频率为1 500 次/s,而且上行内环功率控制的标识位TPC是包含在DPCH中,所以,内环功率控制的时间也是l 500 次/s。
3.2.2上行外环功率控制
上行外环功率控制是RNC动态地调整内环功率控制的SIR目标值,其目的是使每条链路的通信质量基本保持在设定值,使接收到数据的BLER满足QoS要求。
如图2所示,上行外环功率控制由RNC执行。 RNC测量从Node B传送来数据的BEER并和目标 BLER相比较(QoS中的参数,由核心网下发),如果测量BLER大于目标BLER.RNC重新设置目标 TAR(调高TAR)并下发到Node B;反之,RNC调低 TAR并下发到Node B。上行外环功率控制的周期一般在一个TTI(10、20、40、80ms)的量级,即10~100 Hz。
由于无线环境的复杂性,仅根据SIR值进行功

率控制并不能真正反映链路的质量。而且,网络的通信质量是通过提供服务中的QoS来衡量的,而Qos 的表征量为BLER,而非SIR。所以,上行外环功率控制是根据实际的BLER值来动态调整目标SIR,从而满足QoS质量要求。
3.3下行闭环功率控制
如图3所示,下行闭环功率控制和上行闭环功率控制的原理相似。
3.3.1下行内环功率控制
下行内环功率控制由手机控制,目的使手机接收到Node B信号的bit能量相等,以解决下行功率受限。
3.3.2下行外环功率控制
下行外环功率控制是由UE的层三控制,通过测量下行数据的BLER值,进而调整UE物理层的目标SIR值,最终达到UE接收到数据的BLER值满足:QoS要求。
WCDMA中的功率控制采用步进制方式.而不是采取一步到位方式,而且功率控制是基于小区进行的,每个小区的步进值可以不同。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