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对中国IPTV未来发展作何预测,对IPTV产业的发展有何建议?
黄铁军:IPTV是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与社会信息化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议相关部门进行长远规划。从时间上看,经过三年多的实践,IPTV基本的技术条件已经成熟,建议电信运营商广开合作之路,建立综合信息服务基础设施,通过商业模式的创新创造未来。
杨?:IPTV是未来基础信息传播平台的基础,目前我们只看到了其中和文化产业有关的一小部分,单纯从这一小部分来判断整个产业的全貌是不合适的。
陈峰:应该说目前国内最为成功的IPTV商用是上海电信,目前上海的IPTV用户规模已经超过40万户,而且增长态势良好。中兴通讯作为上海电信IPTV项目的主要合作伙伴,感受到了IPTV良好而迅猛的发展势头。IPTV的商业模式和业务模式也在不断的摸索中并逐渐形成一些明确的思路,相信在产业中各方的积极合作下会形成一个良性发展的应用模式。
针对IPTV的未来角色、定位、前景,互联网专家候自强、IT界代表企业微软电视大中华区业务拓展总经理唐俊毅看法有所不同。
候自强:IPTV是在运营商可管理的IP网络上,提供电视广播、点播和时移功能。近期的发展趋势有两个:一是提高质量以支持高清电视;另外一个就是与Web2.0技术结合,发展交互式新媒体业务,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思科提出的Video2.0。IPTV业务的局限性在于它是运营在运营商的专用网络上,而基于Web2.0技术的交互式媒体业务是在公共互联网上。IPTV开放连接公共互联网就成为互联网电视,所以未来IPTV的范围可能会更广泛,互联网电视也会成为其中重要的一支力量,虽然我们现在并不称之为IPTV。目前我国视频网站内容每天被收看1亿次,P2P下载也是每天1亿次,而IPTV用户仅100多万。从用户规模来看,目前IPTV的竞争力远不如互联网电视。
电信重组后运营商的重点肯定是发展全业务,追求重组带来的协同效应。目前宽带是固网运营商的主要业务增长点,IPTV的贡献微不足道。未来IPTV在某些时间、某些地区会有一定市场,总体发展趋势是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融合产生网络新媒体。
唐俊毅:内容是电视的核心竞争力,不管是模拟电视、数字电视还是IPTV,在微软看来,对于电视未来的发展方向,IPTV并不是一个非常适合的提法,它可能有一定的误导性,因为人们认为IPTV只是电信运营商的事情,我们更愿意称之为“互动互联电视”。“互动互联电视”代表了电视未来发展的整体方向,即逐渐从用户单向被动地收看电视台安排的节目向用户与电视节目提供者互联互动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到底由哪个机构去运营电视业务其实已变得不重要,因为所有的网络都在向IP化的方向发展。“互动互联电视”成功的关键就是内容。当前人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数字环境中,每个人身边都有很多数字内容,文档、照片,音乐等都是数字化的,而这些信息是相关联的。要实现内容信息的分享和互动,最关键的工具就是软件。微软提供的是一个开放的软件平台,任何用户都可以用这个平台制作自己的节目内容。从理论上讲,任何人都可能成为内容提供者。这将极大地丰富“互动互联电视”的节目内容,加强其核心竞争力。2008年微软的重点仍然是致力于提供开放的软件平台,让广大内容提供者更方便地制作自己的数字化内容。
电视不是电脑,电视一定要好用,用起来很开心,这样电视力才能吸引人去看。即使电视与电脑变得十分相像,也不意味着就可以让用户像操作电脑一样使用电视,那样用户的体验质量会非常差。因此,电脑上的交互式应用并不能直接照搬到电视上,而应该有更适合未来电视使用的软件及平台,开发专门的电视互动应用。互联网视频也不是电视,电视应该是有监管的、安全的、防进攻、防侵害的。IPTV的发展有两个关键因素:第一是电视怎么才能变成互联互动的,从而体现出崭新的电视观看体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简单地把原来的电视内容换一个形式播放出来;第二就是怎么在电视上播放一些其他的媒体、终端里的内容,包括我们自己制作的内容以及一些从网上下载的、从CD上取下来的音乐,也就是如何实现电视与电脑、互联网以及其他媒体、终端的互联互动。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