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电信运营商选择建设IMS向全业务运营转型。国内运营商基于自身网络情况进行各具特色的IMS实践。中国电信进行IMS试点,分别实验IMS为现网带来业务能力提升、IMS能力开放、IMS网络演进。中国移动基于IMS+FTTx解决方案补足其固网短板。
无论运营商从哪个角度验证IMS为自身带来的价值,对于IMS能否完全承载现网业务,现网用户迁移到IMS可行性如何,是常被提及的问题,也是近期运营商IMS试点重点。中国电信IMS试点中,福建泉州电信采用基于华为公司提供的IMS解决方案进行话音网络改造,通过实践充分验证了基于IMS进行话音网络改造是可行的,成为中国电信IMS试点的一项重要成果。
话音用户向IMS迁移趋势
中国电信话音用户向IMS网络迁移主要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保留原有用户线,用户通过AGCF接入IMS。另一种方式是,用户通过新部署的FTTX接入IMS,此方式为用户带来新增的多媒体业务能力,但该用户原有固定号码和原有业务能力同样需要被完整继承。
接入宽带化加速用户迁移
核心网与传送网发展密切相关。伴随接入网宽带化,核心网加速向“为提供IP多媒体业务而生”的IMS演进。中国电信“光进铜退”战略实施,FTTX接入为多媒体业务开展奠定带宽基础。为避免接入提速而无应用填充,需大力发展宽带应用,将接入能力转化为业务与服务能力。例如,基于IMS为用户提供语音、上网、IPTV、视频监控、视频电话、视频会议、天翼Live、信息推送、数字家园等综合信息服务。
融合业务广泛商用的需要
全业务运营商可通过叠加的IMS网络提供移动固定融合业务。通过现网设置智能触发数据,将呼叫锚定到IMS网络,由AS提供移动固定融合业务。如移动固定融合Centrex,固定终端和移动终端间的呼叫随意切换。该模式下用户在固定终端的业务操作要被传递到IMS的AS,由于固网各地差异性大,标准化程度较低,将固定终端业务操作透传到IMS通常要对现有信令流程扩展,对现有固定网络有改造要求,这限制了采用该模式提供融合业务的广泛商用性。通过将固定用户迁移到IMS,有利于融合业务大规模商用部署,同时IMS支持SIP消息灵活扩展,也利于个性化新业务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