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中国电信展区的高清视频会议室中,远在广东的靓丽同行正在向记者热情地打招呼——三路信号共12M带宽的宽带网络,保障了这一高端体验的实现;走进中国移动的物联网展区,电梯卫士、车务通、宜居通等新鲜出炉的业务让人目不暇接;在中国联通展台,虚拟数据中心(VDC)、固移视频通话、体感游戏等新业务让观众流连忘返……虽然秋日的北京已有丝丝寒意,但是在2010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的现场,应用创新的热浪却扑面而来。记者发现,无论是电信运营商还是设备商、内容商,都不约而同地将创新写在“后3G”时代的旗帜上。
以宽带为特征的3G和固定宽带网络的“准备就绪”,将我们带入后3G时代,也进入了应用创新时代。数据显示,我国3G网络建设1年多来,投资已超过1800亿元,三家运营商的3G网络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3G用户超过3000万户。与此同时,随着三网融合大幕的开启,光纤接入网建设需求迅速提升,成为电信和广电部门的共同选择。在我国3G网络已经基本建成、光纤入户迅猛提速的背景下,行业发展的重心已经转移到业务应用上。记者在展场与运营商相关人士交流发现,如何充分发挥3G网络高速率、高频谱效率、高质量的优势,让数千亿元网络投资尽快实现收益,是他们最关心的现实课题。因此,应用创新已经成为3G能否成功的关键,成为运营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从产业各方的参展内容来看,大家都已经认识到加快应用创新的必要性,纷纷推出了丰富的应用。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高调推出高清网络电视、手机视频电话,以及基于物联网的公交e通、校讯通、智能空调、体感游戏等融合业务;大唐电信这样的设备制造企业凭借“新华频媒”电子阅读业务,也跻身应用创新的大军;连作为传统广电企业的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也将“央广购物”频道搬到了展场。由此可见,在后3G时代,“应用为王”的特征日益凸显,要求行业在业务创新时不仅要瞄准市场需求准确发力,而且要整合产业链的优势资源形成合力。
对市场需求的精准把握是应用创新的前提。记者在观看中国电信的智能水利应用演示时,工作人员对智能水利将为农业公司和农户带来的好处稔熟于心。她告诉记者,通过为农业公司提供从终端、网络到软件服务的整体解决方案,将使农业公司的人力资源成本从上百个大棚的每个大棚一人减少到总共两到三人,而且利用传感技术监控水资源使用情况,还有助于节能减排。在其他展台,这样“精准营销”的创新业务比比皆是。正如电信专家续合元在观展时对记者所说的,电信企业在3G时代要摆脱“管道工”的身份,应更多地面向公众市场和信息化能力不强的行业市场发力,这就要求准确把握市场需求。
产业链紧密合作是应用创新成功的关键。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到了后3G时代,话音通信成为附属业务,数据、多媒体业务成为主流。面对自己所不熟悉的内容应用领域,运营商要成功地进行业务创新,就要更多地发挥产业链各环节的优势,与内容服务商、设备制造商、终端厂商、软件商乃至各行业服务对象进行更加密切的合作,以共赢的目标、融合的思路开拓3G市场,这样才能开发出更多的、用户喜闻乐见的业务应用。
后3G时代带给信息通信业前所未有的庞大市场,正如爱立信在展场上所宣示的“从5亿到500亿的智能连接”一样,随着物联网、云计算、智慧地球等一系列新技术、新理念对行业发展的影响日益深入,应用创新的步伐势必进一步加快,电信业必将开辟更加崭新的未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