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开学时,随着新生入学和学生陆续返校,又一轮校园营销拉开了大幕。运营商也早就为此进行了周密准备,希望在校园市场的争夺战中收获满意的成果。
校园市场潜力巨大
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细分市场,有着自己鲜明的特性:相对封闭但非常活跃,这也正是运营商将校园作为营销重点的原因。校园是一个独立的小社会,大学生对于信息业务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受互联网媒体的影响;但是,对于大学生这个群体来说,“口碑效应” 和“意见领袖”的作用非常明显,往往会因为周围人的影响而选择某一个品牌或业务,这为运营商开展营销活动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此外,校园市场还具有未来导向性和连续性。当代大学生崇尚自由、个性,对时尚、品牌、潮流有着自己的理解力和判断力,他们对某一业务或品牌的印象将会影响踏入社会后对之的喜好,从这个角度来讲,运营商对校园市场的争夺并不仅仅在于短期的经济效益,它的意义在于长期的用户培养和维系。
在今年校园市场竞争中,中国电信加强了长效营销的实施。“相比往年,今年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加重视品牌等长期的市场营销手段。”中国电信移动客户部一位员工表示,“目前了解到的长期措施有通过举办各种活动在校园进行长期品牌宣传;在高校学生中发展 ‘天翼俱乐部’成员,通过学生发展学生用户;以及对错时营销的强调,即校园宣传要遵循时间前置和时间后置两个原则,在高考前及校园密集宣传期后持续进行品牌建设与营销等。”
3G成校园营销重头戏
随着3G技术和应用的逐渐成熟,运营商也纷纷开始将3G业务作为校园营销的一个重要部分,校园市场的空间巨大,无疑是3G新增市场的重要阵地。上网本、无线上网卡、3G手机以及文化娱乐类3G增值业务,对于学生群体有很大的吸引力。此外,由于学生与家长、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密切,一旦选择了某一个3G品牌,将会带动周围的人也使用,形成强大的“滚雪球”效应,这些对电信运营商开展营销工作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广东移动为例,广东移动将MM的软件免费下载、139社区服务等数据业务打包进校园套餐。中国电信以天翼手机为载体,在校园市场推开“翼机通”业务,学生可利用手机卡进行食堂、图书馆、澡堂、校内超市的结算与身份识别。
有调查显示,三大运营商的3G品牌在学生群体中的认知度相差无几,因此资费的标准、服务的质量这些“软件”就成为学生选择时考量的因素,而这也是运营商在校园市场营销3G业务时,最需要关注的地方。
竞争还须打“差异”牌
校园市场是块众人关注的美味蛋糕。竞争不可避免,但是一味的竞争、简单的竞争,只会让校园市场环境变得恶劣,激烈的价格战让营销成本上去了,相应的回报和收益却没有上去。
对于运营商来说,要在良性的校园市场环境中竞争,必须打好“差异化”这张牌,将眼光放得更长远,避免同质化。差异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所提供的业务,运营商需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将应用、品牌形象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形成自己鲜明的特征;第二是营销渠道和方式,比如体验营销、直接营销(DM)、网络营销等等,大学生是一个追求个性化的群体,年复一年似曾相识的校园营销,会让他们觉得乏味,失去兴趣。运营商需要不断创新营销的方式,从而保持在学生心目中的新鲜感。
其实,校园营销是对运营商细分市场和捕捉用户需求能力的一场考验,是一次综合实力的比拼,而运营商在其中所获得的经验,也不仅局限于校园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