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08年中国自主3G标准TD-SCDMA试商用那天起,由于它曾经的不成熟给用户带来麻烦,以至于在TD技术已经基本成熟的今天,各种过时的恶评仍然在网络上疯传。我作为拥有TD手机和上网卡一年多使用历程的用户,并且一直关注通信技术,有必要出来盘点并澄清关于TD-SCDMA的一些子虚乌有或者已经过时的谣传。
谣传一:TD-SCDMA手机经常死机、发热量大、耗电量大、辐射大。
辟谣:至于TD手机经常死机、发热量大、耗电量大的说法我在2008年4月中国移动刚启动TD-SCDMA试商用与社会化测试的时候经常听闻,当时TD手机个头大得像砖块一样,外观看起来雷同山寨,并且各种毛病频发。但是关于TD-SCDMA手机辐射大一说我不敢苟同。当时有网友根据当时TD手机通话时发热量大、耗电快推断,TD手机的辐射一定很大。其实这种推断是不合理的,因为电路设计不合理、芯片工艺水平较低等因素也可能造成当时TD手机发热量大、耗电快,就像同样尺寸的液晶电视有些耗电发热多有些少一样,并不能从耗电和发热情况直接推断出手机的辐射大小。此外,我2008年用上海信T68,属于第二批TD手机,连续通话几个小时也感觉不到明显的发热,更不存在所谓的发烫现象,手机耗电量大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屏幕较以前的手机大,除了装一些比较大的JAVA程序之外,死机也很少发生。我2009年用上的中兴U210平时通话同样的几个小时,在GSM网络下通话发热量比在TD网络下通话要大得多,所以TD手机辐射大于GSM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新上市的TD手机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了性能,以上这些问题在目前市面上主流的TD手机中已经基本上不存在。
谣传二:TD-SCDMA技术不成熟,不敢用。
辟谣:TD技术经过大规模商用后各厂商的不断改进,目前已经基本成熟,对于一些仍然不成熟的方面,例如TD/GSM切换时间太长,用户完全可以通过网络选择设置趋利避害,在TD网络覆盖比较完善的地方选择只允许使用TD网络,在TD网络没有覆盖或覆盖较差的地方选择只允许使用GSM网络,避免手机在TD和GSM两张网络之间切换。TD手机无非就是在以往GSM手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TD模块,有些手机会增加前置摄像头等等,跟在GSM手机上增加蓝牙模块、红外线模块等等是一样的,不想用时完全可以屏蔽掉。TD手机的不成熟之处不至于让用户体验比使用纯GSM手机糟糕,更不至于危害用户的人身安全或者泄漏用户隐私,有必要胆战心惊以致于不敢用么?
谣传三:TD-SCDMA资费太贵,用不起。
辟谣:TD-SCDMA制式的3G网络在国内的运营商是中国移动,根据中国移动“不换号、不换卡、不登记”的“三不”原则,任何一张中国移动的SIM卡直接插进TD手机,就可以使用中国移动的TD网络,发短信、打语音电话、上网等业务跟原来的资费一样,只有使用视频电话等以往GSM手机无法使用的3G新业务时才会有新的资费变动,所以使用TD网络的资费并不会比使用GSM网络贵。此外,对于一些手机号以TD-SCDMA试商用用户,尚未转为动感地带或者其它品牌的,在3G网络上发生的资费还可以在标准资费的基础上打5折,对于这些用户来说使用TD网络要比原来少一半开支。对于TD手机,虽然出厂价普遍高于GSM手机,但是运营商在3G手机促销活动中给予购买TD手机的用户大量补贴,甚至还推出了预存话费送手机活动,平均算下来TD手机的购机成本并没有比GSM手机高多少。
谣传四:TD-SCDMA信号比WCDMA差。
辟谣:网络覆盖范围与基站数目有关,同时与每个基站的覆盖半径大小有关。一般而言,无线通信所使用的频率越高,信号的穿透能力越弱,平均每个基站的覆盖半径越小。截至2009年底,全国范围内共建成TD基站10.8万个,WCDMA基站10万个,就基站数而言TD基站略多于WCDMA基站。同时目前TD基站所用频段为2010~2025MHz,WCDMA基站所用下行频段为2130~2145MHz,由于只有上下行都畅通时才能通信,故WCDMA所用频段比TD要高,因而每个WCDMA基站的覆盖半径比TD基站小。综合基站数和覆盖半径两个主要因素,可知TD信号在全国总体来说要优于WCDMA,当然局部地区的情况各不相同。此外,CDMA2000基站所用频段为800MHz,且截至2009年底CDMA2000基站数目为11.7万个,因而在三大3G制式中CDMA2000在全国覆盖最好,TD-SCDMA次之,WCDMA最差。
谣传五:3G牌照因为等待TD-SCDMA成熟迟迟不发,TD-SCDMA严重拖延了中国的3G进程,使中国人晚了好几年用上3G。
辟谣:中国的3G牌照发放时间是2009年1月,确实比世界上多数发达国家都晚了好几年。但是牌照发放与3G的真正应用是两回事。在国际WCDMA产业链已经经过好几年完善的情况下,其25%的高昂专利费用,让多数中国企业望而却步,集体缺席WCDMA手机的生产。在WCDMA牌照发放后运营商中国联通面临着高昂的建网成本,资费依然居高不下。可以想象,如果中国早几年发放WCDMA牌照,那时候的WCDMA产品像2008年的TD产品一样很不成熟,并且由于规模效应小导致成本高昂,这样一来多数中国人都会用不起3G,3G牌照只是为极少数人而发,并且早期的用户将为WCDMA的不成熟埋单。而且如果当时中国放弃TD直接上WCDMA,那么掌握WCDMA专利的厂商就会更加无所顾忌地索要专利费,那样中国用户和企业都将吃哑巴亏。3G发牌不等于用上3G,这两个概念要区别开来。而中国的3G进程不取决于何时发牌,而取决于有多少人用上了3G,所以TD-SCDMA并没有拖延中国的3G进程。
谣传六:TD无线座机浑水摸鱼,仅能发短信、打电话却冒充3G。
辟谣:目前市面上的TD/GSM双模无线座机一般只能打电话、发短信,无法使用宽带上网、视频通话等3G功能,但并不能否定TD无线座机之于发展3G的意义。TD无线座机能够支持3G网络TD-SCDMA,在3G覆盖区域内可以用TD网络打电话、发短信,虽然是2G的GSM网络就能实现的应用,但是不可小觑将这些2G应用转移到3G网络上来的意义。在目前GSM网络不堪重荷、需要不断扩容的情况下,引入TD无线座机将部分业务从GSM网分流到TD网,有利于减轻GSM网的运行和扩容压力,节省GSM网的扩容资金转而扩大TD网络的规模。同时,TD无线座机大量涌入市场还有利于增加TD芯片的出货量,使TD产业链的出货量早日达到实现良性循环所需要的临界点,降低边际成本,最终实现平均成本的降低。TD无线座机、无线网卡等除手机以外的其它产品进入市场,与其说是冒充3G滥竽充数的手段,不如说是共同打造TD产业链规模效应的生力军。
谣传七:TD-SCDMA只有中国采用,没有全球规模效应,而且不方便国际漫游,TD-SCDMA阻碍了全球化、国际化的潮流。
辟谣:TD-SCDMA在中国取得成功之前,想要别的国家采用不大现实。但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的科研实力和市场规模,即便以后TD网络只在中国运营,其规模效应也相当可观。别看其它国家发放了一百多张WCDMA牌照,这其中很多牌照都是某些小国某个名不经传的运营商所获得,其份量还比不上中国的两个地级市。WCDMA发展至今,其全球用户数为四亿左右,而GSM的用户数为四十亿,按照全球三分之二的人口都用上3G手机的市场规模估算,TD仍然有相当大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空间,另外TD-SCDMA不需要成对频谱资源的优势,将成为拥有不对称频谱的运营商建设3G网络的唯一选择。TD-SCDMA的长期演进技术TD-LTE目前已经为国际上多数主流运营商所认可,而国内的TD-SCDMA网络平滑升级到TD-LTE将有利于实现TD国际化,最终实现TD产业链全球规模、TD手机全球漫游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