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3G前沿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0-08-12 信息来源:通信信息报
 号码携带业务乃大势所趋,各运营商需及时规划好应对策略,以便从容应对政策实施后引起的竞争压力和市场变动,有效提高用户迁入率,降低用户离网率

  ■本报记者 廖鸿翔

  手机号码可携带最快10月就将试商用了,地点仅限制在天津、深圳和海南三地进行。出于破除垄断,促进市场规范竞争考量的携号转网实际上是监管部门的一种非对称管制措施,但是从目前公布的方案看,恐怕这一非对称管制最终难以达到推动3G发展,有效促进市场良性竞争目的。

  吹哨在即 消费者期待

  携号转网对消费者来说将不用等更久的时间,至少两个月以后就能尝试一把。但是这样的好事,目前仅限在天津、深圳和海南三地。对于其他省市的手机用户而言“还得等”。

  据新华社9日从天津市通信管理局了解到的消息称,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测试人员在天津进行的上万项指标测试工作已经完成,预计20日左右,工信部将公布相关方案。消息人士称,不出意外,携号转网将于今年10月在天津进行试商用。至于手机携号转网的具体推出时间,相关负责人表示,还要等上级部门的通知。

  在消费者多年期盼,媒体持续关注和工信部长期推动的结果下,携号转网终于能够成为部分地区的现实。如果在三地试点顺利,无疑将加速携号转网政策在全国的推广。消费者可以在不会更换手机号的情况下,选择网络质量更优而资费水平更低的运营商,如此一来,大大降低了消费者“跳槽”成本。这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肯定是一个利大于弊的利好消息。

  不过目前所知的携号转网政策仍有许多不确定性,消费者何时能够真正享受到“上帝”的感觉仍有待观察。

  政策明朗 运营商喜忧参半

  携号转网对于运营商而言,可说是一个令其喜忧参半的政策。非对称管制的利剑作用对于运营商亦有其两面性。制约谁发展谁尚难有定论。

  从目前三家运营商的市场格局来看,中国移动仍是一家独大。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和运营商发布的用户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移动用户总数超过5.54亿户,中国联通用户总数为1.49亿户,而中国电信天翼用户规模仅为7452万。中国移动所占市场份额超过70%,无疑是市场中的巨无霸,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想要抗衡这个大象,自然要借助一些政策手段,而非对称管制是两家比较盼望的政策突破。

  不过对于携号转网政策的效果,市场分析呈现出了多种分歧。证券分析机构国泰君安表示,无论在对称还是在非对称情况下,携号转网均将对中国移动产生不利影响。新政对于中国电信将会有更多优势。

  国泰君安指出,因中国电信的企业执行能力和在几次电信业重组后的人员整合比中国联通好,同时中国联通的网络技术改善明显落后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也将削弱携号转网政策推行后中国联通的竞争力。

  但是,央广评论员马光远则认为,携号转网可能对于打破目前的三大运营商的竞争格局是具有现实性的意义,对于第一步的策略来看的话,从表面上看对中国移动的负面影响是比较大的,但是未必转网本身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就带来竞争的优势。

  马光远强调,不要把完全的市场竞争的希望寄托在用户的转网上面,在携号转网政策实施以后,对三大运营商来讲,其维持自己的垄断地位,为获取垄断利润,可能还会采取其他的一些方法设置进入的障碍。

  据了解,工信部此次推动的携号转网的进程将会被分为三个阶段:第一年为非对称转网,中国移动的2G用户可携号转移到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2G用户可携号转移到电信,而联通和电信的3G用户可携号转移到中国移动的3G网络;第二年,是对称2G携号转网,三大运营商的2G用户可互相携号转网;第三年,三大运营商的3G用户可互相携号转网。而TD号段只实行单向转网,TD号码只转进,不转出。

  从这一进程上看,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3G上显然是被“非对称管制”了。尽管前两年中国移动的2G用户可以向另两家运营商转网,但是在第二年就又恢复成三大运营商在2G领域的自由转网,如果这样的话,强势运营商完全可以利用其手中的成本优势强行挽留用户在网一年,等到第二年,弱势运营商也就没有什么机会了。

  由此可见,携号转网对中国移动其实并非完全是限制,事实上对其TD网络和业务的发展还有一定的扶持和保护作用,对于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3G用户的影响也难以估计。

  提升服务及时应对

  携号转网作为电信监管层面引导3G竞争、规制一家独大失衡局面的重要手段,即将发挥作用。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携号转网只是监管政策引导3G市场有效竞争的一个政策,真正发挥作用更多的还需要来自市场的变化,所以对三家运营商来说,机会与挑战同样存在。因此三家运营商在客户的服务方面要下更大的工夫才能避免客户的流失。

  从目前的市场格局来看,中国移动的2G存量用户将是三大运营商目光的焦点。目前三家已经绞尽脑汁要最长限度地捆绑用户,包括存话费送话费,存话费送手机等等营销举措的大规模推出。但是中国移动的成本优势还没有真正使用,一旦三大运营商开打,价格恶战不可避免。因此中国移动一家独大强者恒强的局面是很难依靠政策打破,尤其加上了TD必须成功的初衷,因此弱势运营商还应寻求其他的方式开展竞争。

  中国电信上海研究院陆佩芸撰文指出,提升服务质量是运营商有效应对携号转网的策略。号码携带业务乃大势所趋,各运营商需及时规划好应对策略,以便从容应对政策实施后引起的竞争压力和市场变动,有效提高用户迁入率,降低用户离网率。

  陆佩芸认为,电信运营商在监管新政推广初期应合理地运用资费策略。但是价格手段很可能会引发价格战而对运营商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必须专注于创新业务,通过差异化服务和品牌策略来提升市场竞争力。

  对于运营商而言,只有持续提升自身3G业务和服务的竞争能力才是赢得竞争的根本。只有通过大力发展3G差异化服务和差异化业务来提升自身运营竞争力,才有可能真正保有存量用户,进而拓展新用户。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4)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2)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