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消息,我国3G网络经过大规模建设,3G应用与新兴的云计算服务、智能通信等紧密结合,日益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而随着移动数据的大规模增长,对移动带宽提出了新的需求。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提醒,3G应用的发展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困难,尤其是应用创意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同时,3G应用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打擦边球”,侵犯用户权益等违规违法现象。
3G应用可发展空间巨大
伴随着全球3G技术和产业链的不断升级和成熟,性价比更优的3G增强型网络和终端,正逐步成为新增市场的主流。经过3G网络大规模建设的阶段,通过3G用户发展,应用和产业链协调发展正成为主旋律。
据工信部通信发展司副司长陈家春介绍,目前中国的3G用户仅占全球移动用户的3%,可发展空间巨大。从应用服务的发展速度看,以浏览器为代表的桌面互联网应用,近四年时间内达到全球发展近5000万用户,以iPhone、iPad为代表的产品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发展超过5000万户。
因此,陈家春认为,3G应用不仅磨合了个性化、私密化的社交、视频、游戏、图书等应用,如基于iPhone手机的应用已经超过10万种,而且,3G应用正与新兴的云计算服务、智能通信等紧密结合,日益渗透到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一方面,技术的进步也为数据业务的普及应用提供了更好的经济基础。除了传统的手机、电脑,更催生了电子书、无线视频等应用,加快了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形成一批围绕优化数据服务的新兴服务业。
3G应用“打擦边球”现象亟待解决
不过,随着3G和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发展,对移动带宽也提出了新的需求。
对此,陈家春给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目前我国3G应用的发展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市场和产业环境,如与数字内容相结合的3G应用,这对于行业之间的协同发展和监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陈家春表示,目前各方直接参与3G应用创新的渠道不足,制约了各方参与的积极程度;同时,3G领域的资源人才储备不足,尤其是应用创意方面的专业人才严重不足;而3G应用在推广过程中还存在一些“打擦边球”,侵犯用户权益等违规违法的现象,也影响了产业的健康发展。
对此,陈家春建议,各类企业应积极把握3G发展的机遇,加强3G应用激励机制的建立,推动3G应用为各领域服务的深度光度,扩大合作,提供渠道建立新思路、建立新模式。另一方面,还要注重加强3G应用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对3G应用的规范和领导,同时需要企业的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以此创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