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3G智能手机而言,“尊贵”、“非凡”这样的广告词一度给消费者造成了“3G智能机等于高价手机”的印象,数千元的标价也着实让很多对3G智能手机感兴趣的用户望而却步。而近期,这种刻板印象将被打破,消费者在尝试使用智能3G手机的时候,价格或许将不再成为一个制约因素。
智能手机 不等于高价手机
进入3G时代,智能手机毫无疑问是未来手机终端发展的趋势,智能注定它将承载更多的3G应用。虽然智能手机占整体手机市场的份额不是很大,但在3G手机中,智能机所占份额差不多达到了80%。然而,智能手机的价格一直比较“高端”,即使有运营商的套餐补贴,与其他手机相比,其价格仍显得有些高不可攀,而“高价”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3G智能手机发展的步伐。
对于运营商来说,在初期以高端3G智能机吸引消费者,打造明星效应之后,运营商也逐渐意识到,仅仅依靠高端机型是无法实现3G手机终端规模化发展的,而规模化无论是在2G还是在3G时代都是一个无法跨越的准则。于是,各大运营商开始将目光转向中低档的3G智能机,希望以平民化的价格推动规模化的普及。6月下旬,中国联通宣布推出包括诺基亚5235、索爱M1i、中兴X850、华为U8110和天语W366在内的首批五款千元3G智能手机,并配合推出“预存话费送手机”和“购手机入网送话费”合约计划的优惠,同时表示,下半年还将推出多款千元智能3G手机。6月底,在广东东莞举办的中国电信天翼3G手机交易会上,1000到2000元的智能3G手机成为主角。中国电信总经理王晓初更是明确表示,下半年将以千元智能手机作为发力点,从而改变天翼终端目前“哑铃形”的结构。在运营商的引导下,各终端商场也纷纷将千元智能机作为推广重点。
此外,运营商对原先较昂贵的智能机也进行了价格调整,比如中国电信的摩托罗拉、中国移动的多普达等高端智能3G手机均以套餐优惠等形式降价,而中国联通的iPhone在今年“五一”实施合约计划下调资费后,iPhone的绝对销量和合约计划销量与此前相比都有了大幅提高。的确,随着3G的纵深发展,价格不应该再成为制约消费者体验3G的因素。
价格低端 不等于体验低端
大规模的3G智能手机用户群对于电信运营商的意义不在于能带来多少终端销售收入,其深层次的意义在于,规模化的用户群能为3G业务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用户基础。智能手机是承载各种3G业务的最佳载体,相比功能手机用户而言,使用智能手机的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尝试和体验各种3G应用,他们对3G业务的关注度和主动使用意愿会提升,而这部分用户是运营商深入拓展3G应用最需要牢牢抓住的一部分群体,发力千元智能手机的目的也正是为了不断壮大这个群体。但是,价格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却不应该随之降低,无论是高端的明星机型,还是千元左右的智能机,都应该为用户提供始终如一的3G使用体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电信运营商和终端制造厂商在各个环节展开密切的合作,以用户为中心,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当然,千元3G智能手机究竟能不能成为主流,最终还是要市场来给出答案,只是电信运营商需要明白,无论是高端还是低端,智能手机对于消费者的意义在于:它能带来更多、更好的体验,价格的低端不等于体验的低端,而这也正是运营商真正需要关注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