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堂日前以台北市计算机公会理事长的身份,针对英特尔(Intel)分拆改组WiMAX Program Office一事,发表措词「强硬」的严正关切声明,王振堂的原意在于代表台湾产业发声,要求英特尔必须尊重其过去对台湾做出的协议与承诺,坚守其支持发展WiMAX的立场。但可惜的是,王振堂的一番话,英特尔还没有明确的回应,诸如「英特尔退出WiMAX」、「台湾千亿元投资将泡汤」的说法,却已先在台湾引发一阵骚动,让相关WiMAX设备厂在16日股价都是以重挫下跌作收。
但若静心思考,明眼人就可发现,这些说法都是所谓的「假利空」,因为WiMAX产业发展的转折,早已不是1~2天、或是1~2个月的事,而今日的英特尔之于WiMAX的重要性,与2年前早已不可同日而语,暂且不论英特尔后续是否会持续支持WiMAX,就算英特尔今天就宣布退出WiMAX、停止所有一切产品线投资动作,WiMAX产业就会因此而立刻停止呼吸吗?
答案是不会,因为英特尔对WiMAX产业的最大贡献,就在于用他的名号大旗,不论是透过投资或是形式上的合作,让全球注意到WiMAX技术的存在与优势。
而到眼前的这个阶段,WiMAX其实已经不再需要这些,已经存在的WiMAX产业链,或许不见得? 铈鬫足升奕鶗D流,但不可否认的是,在LTE还需要3~5年时间才能够真正启动的这段时间差中,WiMAX仍将会是这世界上最成熟、最准备就绪的准4G无线行动宽带解决方案。
再来说所谓的「台湾千亿元投资都将泡汤」这件事,事实上,从头到尾,台湾在发展WiMAX产业的过程中,总是被一些难以明确定义的数字所混淆,从M台湾计划的新台币370亿元,到英特尔承诺投资采购台湾的5亿美元,甚至是近来外界提出所谓千亿元投资泡汤等说法,到底有多少人知道、或真的弄清楚过,这些钱到底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去了?
在M台湾计划的370亿元中,只有70亿元用于补助奖励部分WiMAX实验计划,而最大一部分的300亿元则是划分由内政部统筹分配的各县市政府光纤管沟建置,而此一建置案早在1年多前,就因为执行状况明显不符计划而被监察院纠正,但一晃眼过了2年,这个案子的后续进度没人再注意到,不过= 只要一提到WiMAX,这明明与WiMAX无关的300亿元就被拿出来再讲1次,只是再度凸显台湾当初打着发展无线宽带或4G产业名号,但却只有想当然而的规划思维,却没有实事求是的执行逻辑,只剩下经济部与内政部等相关单位互相埋怨咎责的遗憾,与三不五时被拿出来奚落一顿的尴尬。
同样的,英特尔当初承诺的5年、5亿美元投资采购金额,也从来没人讲清楚、或是问清楚,这5亿美元到底会怎么花,花了多少,到了要与英特尔争1个公道之际,最让人担心会出现的状况,就是这一纸5亿美元的合作意向书,只是英特尔的一场营销大秀,而只有台湾把这一场「秀」当成一回事。至于千亿元的台湾WiMAX投资金额,这更是让许多台湾业界人士想破头都算不出来的数字,就有业界人士半开玩笑的表示,千亿元的投资规模不是都应该出现在DRAM或是面板产业吗?
事实上,真正值得关心的数字重点,不在于千亿元投资、或是5亿美元投资采购金额,因为这些喊得出来的数字,对台湾产业发展的影响都太过空泛,在现在这个时点,台湾应该思考的是,过去5年,台湾选择投资WiMAX产业所承担的机会成本,以及未来5年,台湾再继续发展WiMAX所可能要付出的机会成本?
是否支持WiMAX,不是台湾的责任与义务,之所以选择WiMAX,当初的理想是为了要打破过去百年由传统电信产业垄断的产业价值链,让台湾能够趁早卡位在整体价值链上取得更有优势的位子,但若以目前的产业发展来看,让人很遗憾的是,台湾仍然只有在客户端设备上独步全球,这与过去的状况有差别吗?台湾基地台与系统整合上的WiMAX产业链有占到位子吗?这样的发展是我们想要的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