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坛公园阳光普照,你坐在草坪上打开笔记本电脑,接通了和美国同学的视频会话,她正在纽约中央公园里上网查阅资料,她惊讶的发现你的背景竟也和她一样,是一片大草坪和撒欢儿的小孩,另外,你这里还有她很羡慕的卖糖葫芦的小摊。
从2008年6月底开始,这完全是没有悬念的真实场景,北京的中心上百公里的区域上空,悄无声息的多了一组漂浮的城市局域网信号。而且,将会有3个月的免费享用期。
除了电源插座,躺在市中心的公园草坪上你几乎什么都能拥有:处理工作邮件,看看地震灾区的最新进展,或者看看三联书店最新的热销书目。想吃热乎乎的东西?只需要敲击键盘查询一下最近的比萨店,然后打个电话就好啦。
在为工作生活提供方便的同时,一个庞大的、席卷全球的无线城市风潮正在发生,这个巨大计划的背后,商业的野心究竟是什么?
这股风潮正在席卷世界,但它的商业前景究竟如何?
-本报记者 幸玮
我们周围的空气早已不再空空荡荡,那些本来一直被关在电缆线或者电话线中的信号纷纷获得空间上的自由。这一回,轮到无线互联网了。一个投资达10亿元人民币的庞大计划正从北京起步,进军中国。人们对此,除了抱有对未来生活的强烈期待以外,还有对新商机的蠢蠢欲动。
6月底,“无线城市”的一期工程在北京拉开了序幕。作为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无线城市网络,覆盖范围主要包括商业和奥运区域,包括二环、三环、CBD商圈、金融街、中关村地区及望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宣武椿树、亦庄地区等,面积共100平方公里。
继上海市嘉定区作为国内第一个正式开通的无线城市后,北京的无线城市网成为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城域网。据了解,目前包括上海、深圳、南京、天津、广州、杭州等在内的多个城市已经建设或者正在建设无线城市网。
北京、上海等地的试水,只是全球无线城市风潮的一个缩影。从美国的华盛顿、纽约、旧金山,英国伦敦,加拿大的安大略,到澳大利亚珀斯,新西兰惠灵顿,荷兰阿姆斯特丹,新加坡以及中国台北、香港等地区,超过600个城市开始或计划建设无线城市。在美国,无线城市的试点区域分别分布在华盛顿、纽约、旧金山3个典型城市,具有特殊示范意义,据说美国对无线城市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想要竞选下一届市长,没有无线城市战略,希望很渺茫。”
北京无线城市项目的承建方是中电华通公司,其总裁邱平认为,“建设无线城域网,是全球的大趋势。”
2010年后全城乡覆盖
不少笔记本用户发现,使用无线城市网络在室外的特定区域上网尚可,但在室内信号却非常微弱。
记者在体验中发现,无线城市网络信号虽然中断过几次,但网速与普通的ADSL的上网速度没有太大差别。在北京二环安定门一带,网页会首先跳转中电华通的官方网站,用户需要输入网站上公布的三组用户名密码中的任何一个,就可以体验免费上网。同时,在中关村e世界商城旁的广场和北三环联想桥等地,进行网络连接的等待时间较长,网页打开速度较慢,MSN等即时通讯工具的启动速度变慢。
中电华通项目负责人称,一期建设了1000个基站,信号不稳定属正常现象。目前,室外WiFi的全部覆盖,今后将逐渐延伸到室内。后续的网络优化正在加紧进行,“比如在东直门地区就在进行补充基站。”
据了解,北京市从2007年提出建设无线城市,项目共分三期。第一期要赶在奥运之前全部完工,第二、第三期要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进行推进。二期工程将覆盖北京90%的主要街道和地区。
在2009年年底完成二期工程之后北京将有9000个无线接入热点,以及150个WiMax基站(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的新兴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覆盖北京90%的街道;在2010年三期工程完成后,将实现全城乡的网络覆盖。
但“午餐”不会永远免费。
中电华通项目负责人同时透露,“奥运后,北京无线城市项目将正式开始运营并实行收费政策。”收费模式将分为包天、包月、包年三种模式,不过,“商用资费将略低于现行的ADSL宽带收费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