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8-07-03 |
信息来源:中国IT实验室 |
创业是现在的时兴话题。有时聊着聊着,突然一个哥们满脸兴奋地冲进来,那一定是投身创业大潮了。 这段时间里,我最重要的一个工作也是和各个创业的老大们聊天,他们中有些已功成名就,有些仍狂奔在创业路上。 听这些老大们一个个聊起创业中故事和建议,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这些天,翻起这段时间的采访记录,重新回头看看他们走过的路,有些话还是非常实用的。今天简单整理一下,给兴奋中的哥们们一些参考。 网CEO王雷雷(在ENET做记者时,就多次采访王雷雷)。这老大不错,经常口无遮拦一些公司机密,他们的PR们就急的四处灭火。心直口快因此很招记者喜欢。 后来到了新浪后,顾虑到一些可能的竞争关系,反而采访少了。但一见他,仍是很开心不加思索地想说就说。那天,我小心翼翼地提出采访一下的想法,他很高兴的说,来吧,不要管什么你是新浪的我是TOM的,咱们都是干活的。想聊什么都成。 摘他那天的一段话:我觉得,如果为赚钱做一个公司,为尽快地套现做一个公司,是完全不能成功的,可以说成功的机率是零。做互联网公司首先是要有热情、有激情、有兴趣,做事才能成功。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踏踏实实地把你所感兴趣的业务快速做大,这点是非常重要的,而不是铜臭气地想怎样快速赚钱,怎样卖掉公司自己赢利。现在作互联网的年轻人很多目的不纯,是想卖掉公司去赚钱,这是一个不好的现象。 我听一个朋友说,互联网初创期就决定你的命运,你作一个新的互联网公司,两星期之内团队的组建决定了你这个互联网公司的性格、文化和未来发展的能力。所以每一个新兴互联网公司的血统,在两星期之内就能决定,你的团队的搭建决定了你的血统和未来的机率。 我觉得赚钱的生意离不开合作伙伴的支持,就像中国有句话,“出门靠朋友”,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无线互联网,都有一个生态价值链,都有不同的合作伙伴,不同的双赢模式,促成产业链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在互联网领域中,合作伙伴非常重要。特别是,你是互联网,但是你要依托于传统的媒体,传统的模式发展。就像周杰伦一样,如果周杰伦不红,他的音乐的短信能赚钱吗? 空中网董事长兼CEO周云帆(周云帆,也不用介绍太多。这个大男孩,和王雷雷、汪延他们私交都不错,多少发小的意思。我请教了他如何寻找创业合作伙伴的问题。)我和杨宁应该说是有些缘分,在斯坦福报道的第一天,97年9月,我们俩就碰见了。因为那边一个系的中国学生也不多,我一看他能说点中文,又长得又像中国人,就聊起来,然后就认识了。他在美国呆了十多年,也有车,可以开过来,我刚去什么也不认识,跟他一起出去买菜,所以是先认识了,有了友谊,然后做一些事情。比如我们给希望工程做“中国希望工程98北美爱心行动”,当时我是执行委员会主席,有40多个大学的学生会参与,包括哈佛、耶鲁等大学都参加了,杨宁也在其中做了一些网站的事,因为他是学技术的。我们有同学的友谊、战斗的友谊。回来一起创业,是因为他想创业,我想回国,陈一舟想做互联网,所以就一起创业了,我们有这样一个基础。在Chinaren的时候我们渡过了一些美好的时光。在要被并购的时候以及在搜狐的时候,我们又渡过了一段最艰苦的日子,那时候是互联网最不看好的时候。大家都认为互联网是烧钱的事儿,大家一起渡过了比较悲惨的时候,然后又到空中网一起创业,这种经历也是缘分,很多感情和信任是在这种基础上的。 很多创业的合伙人,我也讲了,为什么很多失败?在美国也是一样,合伙人最后都崩溃了,这就像一个大厦的地基,如果打得不好,是要有分歧的,公司也没法运作。一些人跟着这个人,那些人跟着那个人,最后分崩离析,其实这样就不要一起干,最好是一个人干。如果合伙了,必须是要有信任,而且谁是CEO是最重要的,他必须要有心胸去容下别人。比如杨宁在澳大利亚的CEO论坛说几句话,我就会很高兴,因为他不是代表他自己,而是代表我们大家。有没有合伙人最关键的是根据自己的条件判断的,如果你没有合伙人,看着别人有,自己也就去找而没有考虑自己的能力,这是很糟糕的。 我认为创业成功就是两点,一点是商务模式,一点是坚韧不拔的精神。我说的商业模式和你脑子里立刻理解的商业模式不一样,也就是要适合你的商业模式,即我能做这个事儿,或者汪延能做那个事儿,但是我们有很多资源,而你是一个大学毕业生,你没有这些资源,就不能做我们能做的事儿,当你做的事情没有优势的时候,你就必然会失败。我虽然比你晚3个月,但是我有资源,我可以一下子就起来。所以你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要想,第一,你是不是有钱,没有钱肯定做不了;第二,你是不是最适合的,如果你发现你根本就不适合这件事,那就不要做了,因为肯定会必败无疑。所以从商业模式来讲,对于创业的人,无论是下一代互联网还是手机,一定要想清楚是不是适合你做,然后你再去做,这样你成功的机率会大一点。新的应用很多,新的东西也很多,但是不一定是你的。比如新浪利用它的门户、资金等优势杀进来,你可能先做了两年,都是很快湮没了。对于创业企业,找下一个应用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看到你是否有优势去做,当你认准了的时候,就要坚韧不拔地去做。 千橡集团董事长陈一舟(陈一舟不用说了,几起收购,陈一舟最近很是HAPPY.还想着让猫扑上市。那天,我和他聊的有创业,也有猫扑上市这些话题。)其实你刚刚提到的猫扑上市也好、Chinaren被并购也好,都是他们特别是从投资人、从公司创办人的角度讲,他们有一个的概念,他手里持有的原来不能流通的股票,突然间可以流通化,得到价值的承认,从你很难估计到它的价值,变成可以实实在在套现的概念。对所有人来讲,这点是很重要的,特别是对投入人来讲,他放了一块钱进去到这个公司,真正最后把一块钱变成十块钱拿出来,必须要有并购这样一个事件。 但是对真正怀有一个创业的抱负,真正想做一些事情的人来说,像我陈一舟,并购也好、上市也好,只不过是公司非常漫长的道路中的一个小小的里程碑,而且是刚刚开始。大家可能关注上市,我们关注这个公司更长久。 这一波创业潮理性比较强,做公司理性比较强,投资人理性也比较强。我觉得创新的度比以前大,以前的创业基本是照搬国外商业模式来搞,而现在的创业很多是要走中国独特的国情,国外好的东西不一定中国能适用,所以说,创新的难度加大。 【1】 【2】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