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企业专栏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0-03-10 信息来源:南方都市报
“山雨欲来风满楼”,如果真正站在中国移动的角度,放眼未来,还有谁会认为,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是“一拍脑袋”决定的“不务正业”的行为?在全力铺开手机支付的战略上,这次中国移动可谓铆足了劲。而入股浦发银行的中国移动已然搬开了一块重要的障碍———金融牌照问题,同时也预示着,第一阶段发展小额支付,第二阶段再走向信用支付,中国移动从此有了倚仗。“中国移动和浦发银行的合作,主要目的是在于开拓手机支付相关的业务。”近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移动总经理王建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了入股浦发与手机支付有关。“中国移动没有金融牌照,只能通过和银行合作才能开展相关的业务。”此前,本报曾撰文披露,手机支付已然列入了中国移动2010年集团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随着入股浦发,围绕这项新KPI的大动作悄然启动。

  入股浦发,褒贬不一

  3月4日,中移动表示将参与浦发银行的增发,通过与浦发银行结成核心战略伙伴来大力发展手机支付业务。根据中移动此前发布的公告,中移动将通过旗下子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认购浦发银行20%股权,成为仅次于上海国际集团的第二大股东。

  消息一出,业界观点形成立场鲜明的两派,支持者认为,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可以看作是移动支付产业链上的进一步整合。此前,浦发银行和中移动双方在手机银行领域都有良好的业务基础。如果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成功,双方未来在移动支付上合作前景广阔。3G技术成熟后,双方在手机银行上发力,也会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很高的协同效应。

  东方证券撰写报告认为这种应用于特定的零售、电子商务和交通等领域的小额现场支付场景,具有快捷、便利、安全三大客户价值。“目前,中移动已在10省范围内开展手机支付业务的试商用。调查显示,市场对该业务有较强关注度,移动各营业厅中,对手机支付业务的问询度日趋上升;而在已开通手机支付业务,实现特约商户购物和搭乘交通工具的城市中,用户对该业务反响良好,对该业务发展前景看好。”

  持反对意见的声音则认为,中移动涉足金融业,有“不务正业”之嫌。据了解,此次中国移动将通过旗下独立法人公司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投资400亿完成入股浦发,在“反对者”眼中,这属于非主业投资过度,中移动可能遭遇严格的政策审查。

  高盛证券发表研究报告则认为,中移动要开拓手机的电子付款渠道,根本没有必要入股银行。“中移动已经与所有主要银行在移动银行领域展开了合作,其中就包括浦发银行。该交易只能给中移动带来有限的短期经营效益。”报告称,浦发银行在存贷款市场的占有率偏低,只有2%,零售业务规模有限。

  摩根士丹利研究报告也表示担忧,称该交易引发了投资者对中移动涉足非电信行业可能无法提高股息的担忧,并认为中移动与一家较大型的银行合作成效可能较佳。

  两大信号彰显中移动布局

  此消息一出,质疑满天飞,同时二级市场也有反应。中国移动(000941.H K )宣布入股浦发银行当日,收盘下跌2.411%,报72.85港元,投资机构当时预测接下来股价还有下跌压力,跌至70港元左右才可能回稳。不过至昨日记者发稿为止,中国移动连续两日出现微弱上涨。

  有分析认为,这一情况与近日王建宙就入股浦发始末的说明有关。“手机支付潜力巨大,手机可以更便捷地完成小额快速支付。”近日王建宙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目前信用卡在中国并不普及,即使信用卡普及之后,不适用信用卡的小额支付也会非常普遍。“中国移动有5亿用户,如果有20%的用户采用手机支付,这将意味着拥有1亿的用户量。”

  这点与东方证券一份研究报告的市场预计相仿。“我们对手机支付渗透率的发展做了定量预测。”报告称,按照中国移动的新产品推广规律,假设手机支付业务在移动用户中的最大渗透率为70%,根据模型计算,其预计2010年手机支付业务用户数将超过1000万,这与中移动的战略目标相吻合。2011年下半年,渗透率便可达到王建宙所说的20%。

  即便只是小额支付,这已然是个了不起的市场。然而好戏还在后头。“中国移动之所以会选择与浦发银行合作,还有个原因是没有金融牌照,只能通过和银行合作才能开展相关的业务。”王建宙如是说。

  金融牌照即金融许可证,是指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也就是银监会依法颁发的特许金融机构经营金融业务的法律文件。“目前还无法判断入股浦发后,中国移动需要多长时间,经过多少手续才能开展属于自己的金融服务,但即便如此,王建宙既然将金融牌照作为入股浦发的主要原因之一,至少中国移动有向这方面发展的想法,已经给予了市场广泛的想象空间。”华捷咨询电信行业分析师郑重湘表示,基于自身广泛的客户群体开展小额支付业务,能让客户先逐渐养成手机支付的习惯。未来的信用支付,才是重点。

  如果说中国移动借道浦发进入金融行业是“不务正业”,那是因为许多人依然将中国移动定义为传统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其实从很久之前,中国移动已然确定了转型为综合信息服务商角色的路线。除了王建宙的表态外,另一大信号来自于中国移动集团内部———据了解,手机支付已然列入了中国移动2010年集团KPI(关键业绩指标)考核体系。

  成为KPI,充分显示中国移动推广手机支付业务具有充分的意愿与决心。历年来,中移动集团重点发展的KPI业务仅为5-6个,包括“无线音乐”、“手机报”、“飞信”、“12580”等,均实现了超常规发展,用户数在短时间内实现快速上升,处于市场领先地位。当然,中国移动为此付出的投入,亦相当惊人。

  两大瓶颈:信用支付、物联网规模

  “以运营商为主导的手机支付,目前面临两大瓶颈。”郑重湘表示,其一是消费结构和消费习惯,目前的客观情况决定了小额支付是手机支付的唯一方式。

  “以中国移动为例,最庞大的用户群体之一是预付费群体,你可以想象,很少人会一次为自己的手机充值1000元甚至更多。”郑重湘称,预付费群体的付费模式,决定了手机支付只能从小额起步。至于全球通这类后付费用户,用户的信用问题一直困扰着中国移动。“我们常常能看见某某人亏欠巨额话费的新闻,过去碰到这种情况,中国移动能做的只有靠自身的力量去追讨,或者采取法律手段。”郑重湘进一步表示,假设入股浦发后的中移动能使自己用户的信用体系与银行信用体系挂钩,例如话费支出与个人信用卡、房贷、车贷等联网的个人信用信息捆绑在一起,就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也让基于手机的信用支付成为了可能。

  国信证券也持相似观点:“中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志在移动支付的产业整合,中移动成为浦发银行的战略投资者后将进一步推出移动支付相关的信用卡业务,移动支付相关业务的认可程度会进一步加快。”

  不过郑重湘表示,这又带出了目前中国移动发展手机支付的另一大瓶颈———物联网业务规模问题。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采用的手机支付方式中,很大一部分要通过RFSIM卡技术实现。R FSIM可安装在手机上,再通过相关的RFID终端,实现近距离身份识别和金融支付,属于典型的M 2M物联网应用范畴。“在手机上普及RFSIM卡难度不大,只需要通知客户更换SIM卡,并付出一定的更换成本。但是在各消费点铺设与之相匹配的RFID终端则要困难得多。”郑重湘举了个例子,目前肯德基在全中国有超过2600家店面,每家店面又有数个购买窗口,仅在这一家连锁企业中铺设终端,中国移动首先需要经过与肯德基的谈判,另外还要铺设终端,还要对店员进行培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变数。面对无数家消费企业,这一难度无疑又增加了数倍。

  所幸的是,既然已定为集团KPI,说明中国移动在手机支付的投入上必然不遗余力。只是,解决这一物联网业务规模问题,难度丝毫不亚于入股浦发银行后实现信用支付。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1)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9)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05)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