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过去了一年,市场上仍然扑朔迷离。三大运营商在3G核心业务上的竞争仍是配角,主角还是基于2G业务和宽带业务的拼杀。
我们一直谈3G已经到来了,但是什么事3G呢?运营商的3G与老百姓的3G有什么关联呢?从目前来说,大众百姓对3G的认识是能够无线上网了,能够手机上网了。如果全国老百姓上下一心是这么看待3G,估计运营商会觉得自己很失败。
目前谁在领跑3G?我们看看过去一年三大运营商分别作哪些事情。
中国移动
1、不断优化基站,甚至是大面积更换TD基站,意味这基站技术还不成熟,还在不断的技术改良种;
2、在基站尚未达到完全运营要求的情况下,中国移动积极开展手机终端产业链的控制,最突出的做法是推出自有的ophone操作系统,红萝卜大棒一起挥舞,引导手机厂家生产ophone手机,这个的结果是国内厂家纷纷拿出自己ophone机型以期得到中移动的肯定,除了能得到一些研发经费和集中采购政策外,厂家也是不愿错过自己还看不太清楚的3G市场,有谁能保证移动ophone不会在3G中胜出呢?
3、对于内容布局,中移动更是不遗余力做出尝试。从娱乐到生活,中移动涉及的领域有音乐(无线音乐俱乐部)、城市资讯(12580)、电子阅读、SNS的139说客、即时通讯(飞信)、游戏与应用(移动MM);预计未来还有更多的领域被中移动所关注。在内容方面,移动可以说是颇有斩获。
4、品牌上推出G3.这是一个含糊的概念,什么是G3,中移动的广告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也许,还在等待市场更明朗后再告诉大家,G3意味着什么。
中国电信
1、快速部署基站,以最快的速度完成evdo的升级。可以说,目前无线网络速度最快的是电信。而在宽带的传统优势领域,中电信继续发力,拉大与竞争对手的差距。近期在全国即将升级20M的入户宽带,可以说不就将来就会成为现实。目前电信光纤升级逐步到位,对高带宽宽带保持高价格。一旦竞争对手在宽带有所图谋,可以快速以价格战把对手击溃。
2、在产品上,高速上网是中电信的主打。中电信内容资源还相对匮乏,优势内容资源集中在以电影为主的互联星空,以电话咨询为主的城市生活114,其它就很难看到出彩的地方。因此,充分发挥网络特色,也是一种差异化得选择。
3、在宣传上,充分混淆了2G与3G业务的差别。通通统一在天翼品牌下。上网卡是天翼,手机是天翼,家里的电话也差点变天翼了。即使是低端的100元左右的手机,也被冠以天翼的名头在销售,让老百姓有种天翼在手,3G我有的感觉。事实上,大家还是图着用手机打打电话,用上网卡接到电脑上快速上网。天翼很有商务的感觉,这是因为上网与商务的挂钩太紧密了。
中国联通
1、市场上的动作并不多。媒体解读为在继续力量打好基础功。的确,联通也在快马加鞭地部署3G基站,然而,也有人解读为联通在未内部组织的协调付出时间的代价。
2、联通推出wo品牌。定位实在是让人看不太明白。似乎与动感地带有得一拼。但是动感地带只是移动的一个子品牌,拿整个wo品牌和一个子品牌拼,有点不太妥。不过坦率说,wo的VI还是蛮清秀的,让人感觉很亲切。这个要到营业厅后,才能感受到这种亲切。
3、最让人诟病的是联通引入iphone.似乎联通把2009和2010的时间,把宝都压到iphone.iphone的高端形象可以为联通带来好的品牌感知,但是也没有必要只宣传一家。优秀的WCDMA手机还是有的。
综合来说。在3G过去的一年,单纯以3G市场为题,电信通过新的上网形式的概念,取得暂时领跑的优势。中移动没有在产品上有太大发力,凭借G3的LOGO和大力的媒体宣传,暂时处于第二位置。中国联通市场动作不足,暂处第三。
对于竞争,关键在于市场的认可度。3G短期来看,是硬件的竞争;从长期来看,则是软件的竞争。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优势,只有在市场中做出具体的优势区隔,并提供相应的产品和针对需求诉求的品牌,才能得到市场的肯定。
在近期的情况看,联通的后发力比较强,这来源于网络基站与终端的成熟。电信依然会借助上网优势继续领跑。而中国移动则韬光养晦,继续埋头修炼内功,保有客户为主轴,等待基站成熟的曙光的到来。
也许,到时候中移动会很明确阐述G3,也许G3是代表我们生活信息获取的新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