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近期大规模进行部门与人事调整备战3G市场
国内3G市场的火药味在进入2010年之后变得愈加浓烈。国内的电信运营商除了对终端产品、无线业务和资费积极进行调整、布局,并且开始对自己动手术,进行大规模的部门和人事调整。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三家运营商无一例外,在新年伊始对组织架构重新排列,而且对高层的职能重新划分。当然,各家面临的实际问题和动机各有不同,不过,最终的目的都是使自己在3G市场中更加具有竞争力。
毫无疑问,调整之后国内3G市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
运营商纷纷调整架构
2009年被称为3G元年,运营商的主要任务是在全国铺设网络,吹响3G的号角,率领产业链上的兄弟一起打造在市场上冲杀的利器,同时把3G的概念推向消费者。进入2010年之后,预热工作已经完成,运营商也准备以更高效运转的组织结构保证对市场的快速占有,调整都是围绕这个核心展开。
最先动手的是中国电信。在中国电信2010年度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中国电信将调整前端组织架构,成立公众客户部、海外拓展事业部、客户服务部和产品中心等部门。2010年中国电信将加大政企客户、公众客户、农村、海外和北方市场拓展力度,并为此成立公众客户部、海外拓展事业部、客户服务部和产品中心等四个部门。
从这个调整计划中可以看出,中国电信打算组建在市场中攻营拔寨的锐利前锋军,集中优势力量扩大市场份额。
中国移动为了拿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正式下文公布成立“终端部”。而新成立的“终端部”并不挂靠在任何部门之下,是一个独立的二级部门。此前,中国移动的终端管理分布在两个部门,市场经营部有终端营销中心,数据部设有终端管理处,新成立的“终端部”将把分散的职能集中于统一独立的部门中。这是中国移动第一次设立专门的终端部门。
中国联通的管理层变化十分明显,11位高管中共有8位的管理领域有所变化。具体来看,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将负责公司全面工作,分管董事会办公室、人力资源部(高管人员部分),而中国联通总经理陆益民在此前工作的基础上将增加分管国际业务部。而变化更大的还在前端营销部门。此前,中国联通副总经理李刚和姜正新共同管理这方面的工作,其中前者分管移动业务营销,后者分管固网业务营销。调整之后,前端营销部门的大部分管理工作将由李刚承担。
手机终端厂商左右逢源
受益于运营商积极进取的心态,手机终端厂商也受到了来自运营商的热情邀请——三家运营商都渴望拥有能够迅速打开市场的旗舰产品,最好能够像iPhone一样一击即中。
于是,在阵营对垒上,终端厂商全部被拉进了运营商的队伍,甚至几乎都采取骑墙的策略。原本主攻WCDMA标准的诺基亚,终于在2009年加入了TD阵营;在2009年底全面进入中国市场的黑莓,分别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展开了合作,据该公司人士透露,和中国联通的合作也在进行之中。
包括2009年中重新调整策略的摩托罗拉在内,重拾河山的第一步就是十分高调地与运营商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因此,从同盟者的角度来看,运营商不可避免要面对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原来高高在上的品牌手机和运营商将被拉入价格战的泥潭之中。
既然产品将趋向同质化,营销和广告就显得格外重要。来自易观国际Enfodesk产业数据库研究显示,运营商在市场上的投入不遗余力,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以及中国电信占据2009年通讯行业品牌网络广告投放TOP10的前三名。
其中,中国移动保持平稳增长,位居第一,联通与电信取代了2008年度的三星与诺基亚位列二、三位,分别环比增长336.3%与269.8%。2009年度三大运营商主打各自的3G品牌,移动的“G3”、联通的“沃3G”与电信的“天翼”占了广告投放的主要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