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VoIP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10-01-20 信息来源:人民邮电报
 

说起三网融合,美国总是第一个被想起的国家。在三网融合方面,美国是最早起步的国家之一,而且是执行得最彻底的国家。那么,融合之后,传统的电信企业究竟生存现状如何?摆在我们眼前的事实并不乐观。但所幸的是,美国电信企业在融合之初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同我国大为不同,所以国内的通信企业大可不必因为美国同行的遭遇而伤怀。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现一些后融合时代的危机和难题,未雨绸缪。

壁垒破除,压力顿增

美国的自由之风向来为世人所称道,然而也正是因为太过崇尚自由,美国的电信和有线电视(即广播电视)行业早早就进入了混战期。而这种混战局面所带来的不仅有政府所希望的服务提升、资费下降等好景,同时也引发了因竞争过激而带来的耗损严重现象。于是乎,十几年前还足以令各国同行望其项背的美国电信企业,近年来逐渐被别国的企业所赶超。而美国电信业走到今天这个地步,并非政府和管制机构倡导开放时所持的初衷。

1996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签署新电信法时宣称:“我们要创建一个开放的市场,在这里,竞争和创新将与光速同行。”但是,事与愿违,美国电信行业并没有完全按政府设想的轨迹走下去。1996年电信法的宗旨是:鼓励竞争,鼓励各部门融合发展;进一步开放电信市场,放宽外资进入美国电信市场的限制,更鼓励美国公司进入外国市场。鉴于此,1996年新电信法进行了两大实质性改革:一是开放本地电话市场,允许各小贝尔公司和一些长途电话公司相互进入对方的领域;二是打破电信、信息和有线电视业的界限,推进通信信息业的融合。这标志着美国电信与信息业进入全面竞争时代。

新电信法实施后,在美国电信市场中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许多新公司,看上去,市场上似乎有足够多的竞争者,行业一片繁荣,但是,危机的根源也因此埋下,青睐竞争的美国政府在当时并没有预见到这样的前景:许多公司为了减少竞争对手的数量,会通过收购来达到目的。

1996年以后,对于国外电信运营商对美国电信市场的渗透,FCC也不再持排斥态度。对于风起云涌的电信业的兼并收购浪潮,FCC并不过多地加以阻挠。这种极度放松的管制政策带来的结果是:兼并和收购的热潮在美国电信业中日渐高涨,兼并额度屡创纪录。数百家与贝尔竞争的公司迅速诞生又迅速消失,最终能存活下来的少之又少,就连贝尔七兄弟也由于互相兼并只剩下了新AT&T(原西南贝尔)、Verizon和Qwest三家,而之前的巨无霸老AT&T也逃脱不了被收购的命运。

对此,FCC前主席迈克尔·鲍威尔也承认:“对于这个行业的问题,政府要承担部分责任。”他说,“FCC在过去可能犯了错误,因为它实际上鼓励了大量小公司的产生。我们相信,这个市场并不需要自然垄断,而且这个市场可能具有竞争性,这种看法并没有错,但是我认为,在这个市场能多快及多大程度上变得具有竞争性方面,我们过去的看法有点过头了。”

电视巨头,来势汹汹

目前看来,美国电信巨头之所以发展速度远远不如其他国家的电信企业,其主要原因是电信巨头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佳。一方面,完全开放的环境造成了电信企业间的火并,而另一方面,美国的有线电视企业向来根基稳固,硬件出色,因此在其获准进入电信领域后,给电信企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冲击。

在美国,有线电视企业的Cablemodem是美国家庭宽带接入的主要手段之一,这为有线电视后来在电信业务领域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话音方面,有线电视作为后来者积极发展VoIP业务。如今,美国成为世界上VoIP发展得最为蓬勃的地区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美国,占据VoIP市场主要位置的是有线电视运营商而非传统电信运营商。有线电视运营商经营语音业务的最大优势就是用户能够在一家提供商那里获得视频、数据和话音的集成服务。这不仅方便了消费者,也降低了用户流失率。相比之下,传统电信运营商在很长的时间里只能提供数据和话音服务。

在宽带方面,有线电视运营商也给了电信企业重重的一击。凭借其强大的内容资源优势,有线电视企业在争抢宽带用户的争夺战中始终保持不俗的业绩,甚至一度压制了电信企业的发展。有数据显示,在2004年第三季度以前,有线电视企业发展宽带用户的速度一直比电信公司快。而后,由于电信企业也采取了较大的推广力度,电信企业的新增宽带用户数有所增长。但由于AT&T、Verizon等巨头此后忙于升级网络,有线电视公司在争抢用户的较量中又占了上风。以2008年第三季度为例,仅Comcast一家有线电视公司就获得了38.2万的新互联网用户,比AT&T、Verizon和Qwest三家电信运营商获得的新用户之和还要多。

美国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公司在发展新用户时的战略大相径庭。AT&T和Verizon公司的战略都是选择高端用户和大城市,推广与IPTV相捆绑的高速互联网服务。这样做固然可以获得一部分有价值的客户,但却相当于将大批中低端用户拱手让人。而美国的有线电视公司一向以更高的传输速率作为卖点,从而成功地获得了更多用户的青睐。

不过,美国电信巨头的情况并不是一味地糟糕。AT&T和Verizon都投资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在全美展开轰轰烈烈的光纤网络与视频网络部署计划。随着运营商推出全新的交互式视频业务、网络电视及手机电视,业内分析师预测光纤电视将有一个长期的、巨大的市场增长。

从网络能力及业务渗透方面来说,Verizon的FiOS电视可说是全美迄今为止最成功的IPTV业务了。FiOS对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造成了很强的冲击,从他们那里夺得了超过30万的电视用户。AT&T的U-verse业务部署比FiOS稍晚,但用户增长也十分迅速。

如今,凭借强大的网络和后期内容的发展,美国的电信企业在同有线电视企业的竞争中已经渐渐扭转了局面。因此有专家表示,电信运营商比之有线电视运营商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先进的网络技术,像HSPA甚至4G等,能够提供更为宽广的带宽,便于高清交互式视频、互动电视业务的部署与发展,尽管在电视用户数量与节目内容制作上还无法与有线电视运营商抗衡,但随着技术的完善,吸引观众倒戈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4)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4)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