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数字电视中心媒资系统软件体系架构
1.数字电视中心媒资系统的三层结构软件模型
数字电视中心媒资系统的软件体系结构采用基于客户端软件(应用层)、内容管理平台(中间层)、数据库(数据层)的三层体系结构,客户端软件通过消息向内容管理服务器发出对象请求消息,内容管理服务器处理各种请求消息队列,通过服务器端应用程序及业务逻辑对数据库服务器发出数据请求并处理消息结果,处理完成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存储管理用于完成媒体数据对象的存储与迁移,实际上它为内容管理提供了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管理支持。
客户端可以采用B/S模式,也可以是C/S模式。系统软件层次结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1)应用层
应用层主要包括系统所有与业务相关的应用软件,如:编目、检索、资料整理、采集、资料复制交换等。应用层根据业务的需求和实际的工作流程,向中间层发出数据对象请求,中间层接到请求后,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返回应用层。
(2)中间层
中间层的核心内容就是内容管理与存储管理。内容管理负责对系统结构化数据对象(索引类数据对象)进行管理,而存储管理则完成系统非结构化数据对象(媒体数据对象)的存储迁移。内容管理负责系统所有应用层面的数据请求,并通过用户管理,资源流程管理等实现应用与数据的分离。存储管理则通过客户化生成的存储策略以及内容管理生成的数据请求进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管理,并直接将数据发送到应用层。
(3)数据层
数据层是对系统的数据平台支持,在软件系统中主要指数据库平台,而在系统中,数据层主要包括抽象的结构化数据存储与非结构化数据存储。在数据层的下面需要硬件系统平台的支持,如分级存储平台,网络平台。图2给出了数字电视中心媒资系统功能软件三层架构的模块划分。

表二
2.数字电视中心媒资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1)工作流引擎对业务的支持
支持多种通用的工作流引擎,同时也提供在媒资系统内建的工作流引擎。工作流引擎的使用,使得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不仅内部拥有简单易用和规范的工作流管理,同时也给多系统互联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性和规范性。
(2)工作流管理
在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与其他制作播出系统互联和数据交换过程中会出现工作流任务,媒资系统内部几个子系统之间数据交换时也会通过工作流引擎完成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工作流管理可以监控所有工作流任务,观察人物的执行状态和进度,并对工作流进行详细的配置,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对工作任务的执行进行调度。
(3)媒资系统管理控制台
根据媒资系统的不同功能的管理需要,媒资系统管理控制台提供了统一的管理平台来实现不同模块化的管理功能,通过管理控制台对不同模块的调用,实现了完全开放、可视的全媒资系统的统一规范管理功能,同时用户也可以根据自己不同的需求,定制完全属于自己不同风格的媒体资产管理控制台。
(4)统一用户认证管理
媒资管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和其他系统发生交互或数据共享,这就对各系统使用同一用户认证系统提出了需求。媒资系统支持统一用户认证系统,同时在媒资系统内部可配置用户的权限。根据权限的不同,每个用户在系统中的登陆和使用权限也是不同的。
(5)编目检索系统的用户定制
媒体资产管理系统为用户提供了方便易用的定制工具,使得用户在增加、删改编目字段和修改编目界面时,不需要对程序作任何更动,通过图形化的界面修改配置既可完成编目系统的所有客户化定制工作。另外检索系统中的检索条件也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定制。
(6)对其他业务的支持
媒资系统在使用过程中可方便地实现以下几种应用模式:大型音像资料馆类型的系统、电视台节目存储中心系统、支持总编室管理的媒资系统、支持新闻制作业务的媒资系统、支持播出系统的媒资系统、作为DVB系统内容管理平台的媒资系统等。
四、结束语
媒体资产管理是对媒体数据的加工、存档、索引、检索等实现管理。随着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自身跨渠道精细化运作、多元产品服务的拓展,对媒体数字内容资产的管理不仅仅包括各传统单一内容最终产品的管理,而是需要对媒体内容的采集、创建、加工、生产、分发服务以及评价反馈各个环节的进行综合管理,乃至包括对媒体工作者个人知识的学习、累积、交流和共享提供支持和管理。围绕内容为中心,沿内容价值链,在内容产品形成的各个过程实现内容的汇聚、共享和增值利用的多维度管理。同时随着内容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媒体资产管理各技术逐步融合到企业内容管理整体概念下,在新应用中,会提供越来越多WEB交互界面接口和WEB服务以满足用户行为和体系架构的需要。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