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信运营商全业务运营的开展和规模的扩大,电信物资分布广、数量大、单位价值高和调整频繁等特点越来越明显。在目前相关管理系统支撑下,物资变动信息人为因素造成的信息失真和滞后引起帐实不能及时同步,维护和建设部门无法及时进行设备优化调配,致使物资闲置或过度建设,影响到电信物资的效率和财务报告的准确及时性,不能满足电信企业精确化管控的要求。
本文第1部分分析了电信企业现有物资管理系统的不足,第2部分对RFID(射频识别)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第3部分提出了基于RFID技术的智能化物资管理系统解决方案,并根据系统特点在第4部分提出了整套系统在电信企业省级公司的部署推广计划,最后给出了系统后期演进路线和一些结论。
1电信物资管理现状
电信企业现有与物资管理相关联的系统主要包括资源管理系统和资产管理系统两类。资源管理系统主要实现网络维护和网络资源的管理,主要面向发展、建设、运维等部门。资源管理系统是各部门实时准确掌握网络资源配置及运行状况,合理进行网络规划、优化以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及资源利用率,管理盘活网络资产的系统平台。
企业资产管理是企业为使资产(设备)投资回报率最大化,确保对资产(设备)从购买、使用、调配、闲置,直至报废及其实物报废处理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的管理,通常称为对资产(设备)生命周期的管理,即以企业资产、设备台账为基础,以工作单的提交、审核、执行等流程为主线,按照设备购买、投入使用、调配及故障送修、维修、定期保养维护等几种可能的模式,进行跟踪、管理资产的全过程。
当前电信企业的物资管理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a)数据采集方面:现有物资管理系统对物资的管理采用发卡和收卡来体现某一资产的全过程,采用传统的条形码实现对所有设备的识别。虽然具有较高的数据正确性和智能化,但条形码技术的接触式识别、容易磨损等特点使得数据的采集、数据的精确性难以得到保障。
b)数据共享方面:现有物资管理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虽然较好地实现了与财务系统的同步,但两套系统面向不同的部门,数据难以共享。
c)资产管理方面:随着移动网络的建设,基站资产只有数量庞大、分布广、载频通信设备变动频繁等特点,当前的资产管理借助于传统的人工管理方法和手段,数据的采集和录入采取手工操作,效率低下、差错率高,且资产实物信息与管理系统信息无法实时同步。
2RFID 技术简介
RFID(射频识别),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的技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走向成熟。
RFID系统主要由电子标签、天线、阅读器三部分组成。与目前广泛使用的自动识别技术如摄像、条码、磁卡、IC卡等相比,射频识别技术具有可长距离非接触进行识别、无磨损、使用年限长、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电子标签、安全性高等优点。
3基于RFID技术的物资管理解决方案
3.1基于RFID技术的物资管理系统体系架构
1)RFID技术助力智能化物资管理
在电信物资管理实践中,各类物资生命周期中的入库、出库、维修、调拨、退料、盘点、报废等都涉及到物资ID及相关属性的获取和查验工作。将RFID识别技术与后台物资管理系统相结合可以准确迅捷地完成这一工作,将物资管理人员从繁复的手工清点、查验、记录、校对工作中解脱出来。通过远程、动态、实时地设备资产数据采集,替换传统资产管理方式的前台人工数据采集,更好地与后台物资管理系统相结合,形成全智能化的资产管理系统,能提高物资管理的效率,增强物资管控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物资管理系统体系结构
物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远程自动识别系统和后台管理系统两部分组成。远程自动识别系统通过RFID技术实现,主要由RFID读写器及各类电子标签组成。后台管理系统主要由基础数据管理、库存管理、机房/基站管理、楼道设备管理、物流配送管理、电子标签管理、查询分析等几个功能模块组成。
3)远程自动识别系统
远程自动识别系统的RFID读写器可通过CDMA/GPRS网络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随时随地的数据通信,借由系统的数据交换/业务流程总线完成与后台系统的数据交互,自动识别系统可以实时地向后台系统上报物资当前的状态和变动情况,后台系统也可向自动识别系统下发对应物资的详细信息以供查验核对。
4)基础数据管理
基础数据管理主要是对系统所涉及的相关公共数据进行定义和管理。
5)库存管理
库存管理主要对省电信各仓库的物资进行监控和管理,包括入库、出库、调拨、退料、盘点、报废等物资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6)机房/基站管理
机房/基站管理主要对机房和基站的物资进出和设备安装进行远程实时管控,包括入站(房)管理、出站(房)管理、调拨管理、维修管理、盘点管理、报废管理、机架管理等。 7)楼道设备管理
楼道设备管理主要是针对户外和位于用户侧的设备物资进行远程管控,包括地下管线、高架线缆和设备等。
8)物流配送管理
物流配送管理包括配送方管理、配送通知、配送计划和物流跟踪等功能。
9)查询分析
查询分析模块主要是对库存、机房、基站、楼道、物流等物资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挖掘,为网络运维和工程建设提供决策支持。
10)系统对外接口
物资管理系统对外提供与办公门户系统和资源管理系统的接口。
用户可以通过办公门户单点登录物资管理系统,依据用户所属的部门及职位提供不同的数据访问范围和权限。
资源管理系统是网络运维部门日常工作所使用的重要支撑系统,可借由与物资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实现相关网络设备物理信息的自动实时导入和更新,同时提供相关设备的库存和流通情况,为运维部门进行网络资源优化配置提供重要支持。
3.2基于RFID技术的物资管理流程
基于RFID技术的物资管理系统包括了资产的新增、入库、出库、调拨、配送、维修、使用、盘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的实时管控,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在传统的物资管理流程中,各类相关操作需要先行在办公系统中进行审批,审批完成后具体执行人员持相关纸质单据与物资管理人员进行交接,物资管理人员依据纸质单据的相关信息完成核对和交接工作,交接完成后物资管理人员定期将相关纸质单据进行汇总,统一手工录入到物资管理系统中。引入RFID技术后,上述流程将有所简化,物资管理系统本身具备物资操作审批功能,RFID读写终端可在物资交接的同时与后台系统的相关物资数据和审批信息进行自动核对和更新。纸质单据仅作为相关交接工作书面日志文件,供后期核查,从而省去了最后一步依据纸质单据手工更新管理系统中物资信息的过程。由于尽最大可能降低了人工参与的程度,该系统在提高物资流转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