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业发展正在悄然变化。在上月24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后不久,两部委又发布简化手机长话资费的通知,业内专家表示,实际上就是要实施手机长话一费制。尽管对于两次改革,业界很多专家认为政策明显滞后市场实际,但是,从中足见监管部门推动电信业竞争尤其3G竞争向本质业务方向转移的决心。
无独有偶,三年来一直独占市场失衡之利,同时也饱受垄断质责之苦的中移动,在中电信中联通的发力夹击下,竞争导向更加积极和主动,尤其在TD发展上明显发力以应对竞争。尽管电信业市场格局还没有出现明显改变,但是重组和3G发牌的对刺激移动市场竞争的效果逐渐显现。电信业竞争正在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中移动独自摇旗TD的寂寞期远去
中移动近来明显发力TD,尤其高端终端市场动作频频,上月底,戴尔发布了首款基于OPhone平台的智能手机Mini3i,并将迅速在全国发售。随后,LG也发布了首款TD制式OPhone手机GW880.,多普达、摩托罗拉亦相继发布了基于TD的终端。中移动副总裁鲁向东也提前透露,各大品牌的OPhone手机将会在今年底陆续上架销售。在经历相当长的终端匮乏期后,中移动高端TD的发力有望为TD的阔步发展打开局面。
与此同时,政府对TD的扶持始终如一,据悉,中移动已经又获得了50MHz新频段,同时获得的还有120MHz的实验频率。一直以来,在3G发展上颇显尴尬的中移动显然对TD的运营前景愈发显示出信心。当然,这种局面的转变也与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的迅速展开有关。从年初开始,中国电信天翼3G发展阔马扬鞭,终端贫乏的局面率先打破,加上激磁大规模采购EVDO终端,在国内3G市场已经占据领先优势。中联通在引入iPhone后,后发优势也迅速显现,这些都促使中移动加快TD终端尤其在高端市场的布局。
而根据易观国际监测报告,今年二季度电信、移动和联通分别销售3G手机13.1万、6.4万和4.7万。尽管现在在中国电信和联通的带动下,3G发展已经迎来第一波快速增长,但是与2G相比,总体看仍然发展较慢。现在一直处在下风的中移动的发力,意味着国内三大制式的3G均已真正开弓放箭,针锋相对的市场竞争实质展开。
政策导向明显:3G回归本质业务竞争
就在三大运营商3G均已发力启动后,政策监管的导向作用分外及时而微妙。上月底,两部委,改革部分电信资费管理方式,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12月11日两部委又发布了《关于简化移动电话拨打长途电话资费的通知》,主要内容为简化移动电话拨打长途电话的资费结构,要求实行单一计费方式。在本地用手机拨打国内长途时“仅收取相应的长途通话费”。实际就是不再收取本地基本通话费。
如此短时间内固话移动两大业务资费政策密集调整,史无前例。事实上,在实际业务运营中,三大运营商通过资费套餐的形式,已经部分实现了两部委政策调整的要求,因此,政策调整出台后,三家运营商均表示不会对收入和利润产生明显影响。政策变化的最大意义其实在于监管部门有意规避移动通信在2G时代只以用户增长为核心的发展模式。
不可否认,中国3G终端市场的竞争已全面展开,最终谁胜谁负还有待市场及消费者定夺。不过说到底,3G终端也好高端智能终端也罢,这都只是一个载体,在短期促销上会起到作用,而且,如果未来有新的革命性的终端产生,运营商有可能还会转移平台。运营商之间的竞争最终要回归到本质业务上。
三大运营商发力开凿未来竞争性业务资源和平台
中国电信则在上月开通全国视讯运营中心。引人关注的是,该公司由此打造的一个全新视讯战略平台也浮出水面——电视、手机和电脑“三屏”融合。近日,中国电信还推出“能力开放计划”,能力开放平台是指电信将短信、语音通话、位置服务等资源通过该平台向开发者开放,开发者可以根据产品需求申请并调用这些功能。
此前,中联通也透露,“Uphone计划”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课题,“Uphone计划”基于联通自主研发的UniPlus操作系统,并且搭载UPhone软件商店。
中移动日前表示,已经启动WiiSE创新工程,也即面向移动互联网的端到端的研究计划。WiiSE将通过自主创新,通过新技术和新理念驱动网络发展,并且借鉴先进技术,甚至是颠覆性技术来构建移动互联网,其重要成果就是分布式业务网络DSN,与传统交换机设备最大的不同处在于它处理能力更强,全网用一台交换机就可以支持10亿用户。
与此同时,三大运营商业务互相渗透也悄然展开,中移动飞信12月底将开放非移动手机号码注册,这意味着,中国电信、中国联通(6.78,0.04,0.59%)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使用飞信,甚至没有手机号码只要电脑上网也可用飞信。三大运营商围绕3G核心业务的竞争无疑将是未来中国电信业最大的看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