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44岁的曹国伟和新浪管理层以1.8亿美元获得新浪9.41%的股权,成为新浪最大的股东。这位在新浪打拼了10年的“元老”,是执掌新浪时间最久的强势CEO,他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也进入了一个企业家的新阶段。
互联网领域的富豪之中,丁磊、张朝阳、史玉柱、马化腾、李彦宏等人都是从技术出身的创始人,天然拥有企业的主要股权,而曹国伟却从企业的CFO成为企业的股东,这也让曹国伟显得另类。
出现在公众视野中的曹国伟一直给人精明强势的形象,从新浪上市,到收购讯龙、网兴两家公司确立了新浪在无线领域的地位,再到2005年为新浪制定“毒丸计划”抵御盛大的突然收购,2008年酝酿新浪与分众的合并,再到今年带领新浪管理层实现MBO的计划,今天看上去,曹国伟在新浪的大起大落中成就了自己,但按照他自己的剖析,外界忽略他最有价值的一面:从2004年开始全面管理新浪以来,他对公司的管理运营始终稳定如一。
在业界,很多人对曹国伟的第一印象都是“话不多”,并形容他为“理性、谨慎甚至保守”,因为你能够感觉到他的每一句话都是经过思考的,语速很慢而滴水不漏。不过,熟悉他的人会感受到他感性的一面,就像其好友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眼中的老曹“情商很高”,“他懂得什么时候该算,什么时候不该算。如果算,他会算得很快,瞬间能够算出投资回报率,每股收益率多少,但是在长远的大事上面,他可以把钱放在后面。他人生的选择并不等同于他在企业的选择上,他懂得什么样的利益最大是他想要的。”可以说,曹国伟对“算与不算”尺度的把握为他赢得了威信。
聚焦于本质和长远问题
1999年,曹国伟被新浪第二任CEO茅道临拉进新浪入伙准备公司海外上市,当时正是互联网概念最火爆的时候,而曹国伟对于互联网和盈利模式,甚至对于新浪公司的认识还一知半解。但是到了2004年以后,曹国伟虽然还挂着CFO的名号,但他已经从在后台做法律、行政和投资等角色变成全面掌管新浪业务的第二号人物。
年轻时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经历,使曹国伟非常谨慎,他也善于从数字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在新浪广告业务最糟糕的2005年第二季度,面临竞争对手搜狐的销售额离自己越来越近,当时的销售部门负责人向他汇报说,“新浪的广告销售已经到了极限”。这句话让曹国伟感到恼火,他认为新浪的版面资源可以细分到首页之外的更多频道和页面,而新浪销售的根本问题在于缺乏销售管理和相应的数据库支撑。他很快更换了主管,重新设计了新浪的广告资源管理、销售渠道和数据分析系统等一套广告销售管理体系,这使新浪一举确立了门户广告的领先地位。曹国伟对公司业务和人事的控制为其树立了“强势铁腕”的形象,事实上,曹国伟对于公司业务的布局,对于整个管理团队的敞开心扉,知人善用也确立了“老查”(新浪内部对曹国伟的称号)作为“老板”的权威。
开心网的创始人程炳皓曾在新浪工作9年,他记忆最深的就是2002年与“老查”第一次开会的情景:本以为给一个做财务的人讲技术是很轻松的事情,可是让程炳皓意外的是,“老查” 不仅能够理解技术,还马上就提出了很内行的问题,甚至很严肃地交代他还要继续负责哪些事情。“在新浪我从来没有见过老查发过火,甚至连高声讲话的时候都很少,但是你能够感受到他的能力和见解,他的直言不讳给你带来的压力。”多年以后程炳皓回忆说。
事实上,这样的场景几乎出现在新浪每个高管的经历中,他们知道“向老查汇报工作是绝对敷衍不了的”,因为老查经常会问很细节的问题,他甚至总能够“在你感觉最得意、最松懈的时候给你浇一盆凉水”。奥运期间的一天下午,新浪总编辑陈彤和技术主管彭少彬接到曹国伟的电话,要求二人必须立刻返回新浪办公室。当时有网友在新浪网上上传了CNN播放奥运开幕式的视频,CNN随即就版权问题通过央视向新浪交涉,当时大多数人都没有当回事,但是曹国伟却在第一时间召集两位高管并严肃地批评了他们,他认为,如果新浪因此事件被停止了奥运视频转播,不仅对新浪的奥运广告,甚至对新浪视频未来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这是新浪不能够承受的,他亲自写了道歉信,并且责成两位副总在技术和内容上面把好关,坚决杜绝再发生类似事情。
曹国伟不是一个个性张扬的人,但是他会让你感受到他骨子里的自信甚至自负。曹国伟曾对媒体表示,“在新浪没有人比我懂业务”,这样毫不谦虚的一句话正是他过去10年精算的目标。他清楚自己的短板是“不懂技术”,但是他可以把眼光聚焦在对企业来讲更本质的问题上,看得更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