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查询、互动游戏、视频点播、直播实时回退……与传统电视业务的被动接受模式相比,交互性、实时性的IPTV业务,改变了人们看电视的方式。上海电信通过创新,给千千万万的上海人带来了IPTV业务的全新体验。
2008北京奥运会期间,上海人在看电视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时尚:他们不仅通过上海电信提供的IPTV观看各场比赛直播,补看错过的赛事,还可以针对比赛中精彩的片段随时进行回放。不仅如此,上海市民还可以利用IPTV玩互动游戏,开展视频点播、信息查询……
创造“上海模式”
在中国,由于电信与广电之间的部门分割与利益纷争,IPTV发展之路并不平坦。但是,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IPTV的发展却令人瞩目:上海电信通过携手上海文广,使IPTV业务获得了规模、快速的发展,创造了IPTV发展的“上海模式”。
上海IPTV由上海电信和上海文广联合运营。上海电信拥有宽带网络建设与运营、渠道发展、市场化经验,负责IPTV宽带网络改造、平台建设、用户发展、客户服务;上海文广拥有IPTV牌照,具有宣传导向、安全播出的相关经验,负责IPTV内容运营。
同时,上海电信还负责在IPTV平台上进行非视听业务运营,并且引进多家SP,开展多样化的增值业务。“上海模式”就是在电信、广电二者良性融合的基础上,为用户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在这种错位竞争中,为用户带来了丰富多彩的业务体验,也促成了IPTV产业的发展。电信与广电借助各自的优势,保证在业务层面上的互补和高效运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上海IPTV运营商——上海百视通公司首席运营官表示:上海IPTV得以成功运营的关键因素在于电信与广电的通力合作,二者的强强联合推动了上海IPTV业务的快速发展。
目前,上海IPTV放号数已突破78万,成为国内用户规模最大的IPTV系统。
开放、竞争促发展
2006年,上海电信在IPTV业务发展的初期曾面临诸多困扰:由于标准化程度不高,IPTV系统采购成本过高;机顶盒(STB)可选择性小,成本居高不下;IPTV业务无法实现统一管理,运营成本过高。这一现状严重影响了上海电信IPTV业务的发展,用户增长十分缓慢。
为了摆脱这一困境,上海电信意识到,必须引入IPTV的标准与规范,实现IPTV业务平台和机顶盒的标准化,以及IPTV业务的统一管理。只有标准化才能引入开放与竞争,才能促进业务的发展。
为此,上海电信制定了如下具体措施:通过制定IPTV业务平台标准规范,引入平台的竞争机制,以降低IPTV业务平台的投资成本;通过制定IPTV机顶盒标准规范,引入机顶盒的竞争机制,以丰富机顶盒的种类,降低机顶盒的采购成本;通过采用第三方标准,来规范IPTV业务管理平台,实现对多家业务平台的统一管理,以降低运维成本。
2007年6月,上海电信联合上海电信研究院进行了IPTV2.2规范的制定和测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