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中国通信行业门户网站 | 中国行业网站集群--通信行业电子商务唯一网站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 商机无限 商务中心 行业展会 立即发布商机
网站首页 公司库 产品库 商机库 行业资讯 展会信息 招聘信息 招商加盟 下载中心 招标信息
关键词:
热门词汇: IP网络电话   语音识别   手机充电器   手机GPS   3G手机   传输设备   交换设备
  行业要闻 | 通信市场 | 通信技术 | 网络学院 | 5G前沿 | 4G前沿 | VoIP | IPTV | WiMAX | 呼叫中心 | IT制造 | IT就业  
  企业专栏 | 企业报道 | 通信标准 | 通信百科 | 分析预测 | 手机评测 | 增值通信 | 政策法规 | 专家观点 | 网商访谈 | 招标信息 | 物联网
网上展览:
综合厂商 | 手机 | IP电话 | 交换机 | 呼叫中心 | 网络 | 终端 | 电源 | 仪器 | 光纤 | 电缆 | 电脑 | 数码 | 软件 | 其他
中国通信网最新加盟企业: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行业资讯 > 通信技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中国通信网 时间:2009-04-29 信息来源:网络通信中国

IPTV应用能有效地将娱乐内容、网络通讯和显示设备产品三个领域结合在一起,不但能接收广播信号,也能实现用户与ISP的互动。由于使用的是最普遍成熟的TCP/IP协议,透过IPTV还可以非常容易地,将视讯节目服务和INTERNET浏览、电子邮件收发,以及多项在线信息查询、娱乐、教育及商务应用结合在一起,让IPTV成为一个宽带网重量级的应用。

所以当影音讯号数字化技术、整体频宽大幅提升、应用产品已经内建完整数字讯号收发能力、以及ISP业者完成架构布建与内容节目之后,事实上,IPTV来临已经是近在眼前了。但是以今天整体的环境来说,虽然IPTV的营运尚未到达全面化的程度,不过已经开始有ISP业者开始提供IPTV的营运服务。所以,除了网络运营商之外,包括了系统业者、消费性电子产品业者和ICP相关的产业链业者等等,开始关心IPTV的相关技术发展趋向、目前的应用状况,以及技术与整体网络环境的关系。

多样化服务的背后还是需要一定基本架构要求

基本上,IPTV与目前的传统电视相较,具有互动性和实时性的两大特点,提供终端用户利用宽带网络来收看所需的节目,而在视讯编码的部分,则是采用了MPEG-4、H.264等等的技术,让视讯数据透过宽带网络达到768kb/s的传送速度,而这个数据流的速度已经相当的接近DVD水平,而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媒体信息。除了串流媒体之外,透过IPTV的架构还可以让ISP业者对终端用户提供视讯电话、VOD、上网服务、网络游戏购物,以及远程教育等等,可达到互动能力的多媒体信息服务。

一般而言,对于IPTV环境的架构上应具备一些基本要求,例如,对于整体网络来说,需要呈现层次化的结构,也就是说包括管理服务器、传送服务器和缓冲服务器等等的节点之间,并且能够提供负载均衡和备份的功能。

有完整的能力提供服务认证、计费体系等等的监控和管理系统。能够支持MMS、RTSP、HTTP等等的应用协议,并且可以将终端用户的要求导向靠近终端用户的缓冲服务器上,可以透过节点来与远程媒体服务系统取得支持,提供高弹性的服务。此外来能够跨越网络地址转换NAT,解决负载均衡不能跨越NAT转到私有网络问题等。

IPTV节目是相当适合利用Multicast传输

目前就技术上而言,IPTV的终端用户有两种传送方式,包括了随选视讯,以及数字广播。随选视讯的方式,是利用用户存取网络(VDN/CDN)的技术,可以依终端用户的喜好与决定,来收看节目或媒体内容,具有双向讯息传送的能力,而数字元广播的方式则是利用Multicast的技术,以串流媒体广播,让用户在特定的频道上接受。

Multicast的技术的基本概念是,提供一个以上的广播者,利用网络的架构发送特定的串流媒体封包,让特定的Multicast终端用户透过网络来接收串流媒体封包。而应用在IPTV中,大多的情况下,只会有一个Multicast Source,也就是说,单一个ISP业者或ICP业者,可以透过一组网址来向终端用户传送串流媒体封包,所以即使终端用户急速成长,主干的频宽也不需要随之扩充,无论增加了多少的终端,因为是在组内传送单向串流媒体广播方式,而提高了数据传送效率,避免掉壅塞的现象。

IPTV适合利用Multicast来当做传输媒介。(图片来源:工研院)

利用Multicast传输的考虑课题

IPTV的电视节目是相当适合利用Multicast技术传输的,不过由于所有用户收看的电视节目都是同一个内容,所以在IPTV中应用Multicast有几个问题不的不做一些考虑,包括了 Multicast复制节点的问题、静态还是动态Multicast的问题、Multicast管理、Multicast QoS的问题等等。

对于复制节点来说,当然Multicast的复制节点,如果越接近用户就越能节省网络频宽。在ADSL网络的环境之下,Multicast复制节点可选择BRAS(宽带远程接取服务器)或DSLAM(DSL 接取多任务器)。不过,现在似乎是倾向采用BRAS,新一代的BRAS已经具备2Mpps Multicast的复制能力,如果按照512Kbyte/packet来计算,传输量便可以高达8G,可以满足4,000个用户所需要的同时复制能力。而DSL接取多任务器因为数量多而分散,对于IPTV中Multicast的管理控制来说,是相当困扰的一件事,此外将DSLAM由二层传输提升为三层网络,这也增加了DSLAM的复杂度,影响到整体节点的稳定性和成本。

而在选择静态或者是动态Multicast的部分,静态Multicast的群播树(Multicast Tree)是不管有没有终端用户接收,Multicast串流都会都沿群播树传输,当用户的IGMP请求一经接收即可进行分发,而动态的Multicast群播树,是则是根据终端用户是否有IGMP请求而建立Multicast群播树,再进行Multicast数据的传输。 所以就传输的效率来说来说 ,静态Multicast所造成的Timing Delay现象会比动态Multicast来的小,似乎比较适合应用IPTV的环境上。

Multicast管理架构,包括了对于终端用户接收Multicast数据的管控、Multicast Source管理、Multicast群播范围管理等等,是展开Multicast的基础架构。

目前的路由器基本上已经具备一定程度的Multicast控制管理能力,而新一代的BRAS也提供了RADIUS协议的管控Multicast解决方案,不过可惜的是,这些技术在标准上还是缺乏统一,所以目前大规模使用存在一定的困难,以目前设备的开发进展来看,相信这一方面相信在未来可以获得不错的解决。

Multicast是架构在UDP协议之下的,这也就代表着Multicast并没有封包遗失重传的机制,这对于Multicast QoS来说,是一项相当严苛的考验。不过,这项问题点可以透过路由器的技术来提高QoS的保证。就对于实际的应用状况,有些业者会在利用Multicast提供IPTV服务时,通常会把网络做一个区隔,也就是说,为了降低网络使用的复杂度,都会将一般上网与IPTV的网络分开,建立专门提供的Multicast所使用的通道,来提高QoS,不过,背后所代表的就是成本的负担以及降低了可扩充性。

(图片来源:工研院)

VDN/CDN能满足终端用户互动需求

而VDN/CDN的基本架构与Multicast不同的是,并非是广播的技术,而是把经过用户选择的、点阅率极高的节目内容,从服务器复制、分发到最靠近终端用户的缓冲服务器上,当终端用户点选某一特定节目的时候,则是由最靠近终端用户的缓冲服务器来提供串流媒体封包。不过,因为提供了互动的功能,所以,在整体的架构上也显的比较复杂,对于核心服务器来说,并不需要繁复的处理来自终端用户的要求,将要求交由靠近终端用户的缓冲服务器来做响应,这样的架构,可以快速的响应终端用户以及传送终端用户所需的节目。

这样的架构特色可以用集中管理、分散存储来作为形容,因为整个的结构就是建立以分散存储、流量管理、内容管理以及网络请求复位向为主,而完成VDN/CDN的管理则是交由内容管理,和流量管理这两大部分负责。

目前,已经有相当多的国家开始采用VDN/CDN的架构,而应用的范围也包含了以地方业者提供娱乐服务等等的城域性网络,以及大型广播业者联盟小ICP的广域性网络环境。

不过在应用上,随选视讯与Multicast有一定的差异,一般来说,随选视讯的方式较能够获得ISP业者的青睐,再加上因为和传统的电视广播,或是Multicast相比,随选视讯更能够达到终端用户的使用期望与偏爱,再加上如果节目内容够丰富精采的话,VDN/CDN变能够快速获得市场的认可。并且,随选视讯在技术上的问题复杂度并没有Multicast来的高,虽然包括安全、实时性等等的问题还是存在着,但是,这些都和应用层等等的二、三层设备无关联。除此之外,利用Multicast的方式,目前仅能针对小范围网群做广播服务,因为Multicast的架构涉及了整体网络的安全与复杂度等等的问题,对于较大范围的广播服务来说,还是不容易被实现。所以整体而言,就对于未来IPTV所需要的互动性应用来看,VDN/CDN的技术似乎是比较符合需要。

IP技术用于网络电视存在几大问题

屏除其它因素,就技术上而言,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因为是以收费方式,在授权和认证的方面的问题点还是有诸多需要克服的地方,所以对于IPTV来说最大的挑战还是来自于内容保护的议题。数字版权管理的概念是类似授权以及认证的技术,来防止内容背非法的使用,而在整体的做法上是采用了数据加密、版权保护、数字水印(Digital Watermark)和数字签名等等技术。利用对原始视讯封包重新加工,并且将可以合法使用作品内容的条款和场所进行编码,以及把代表著作权人身份的特定信息、发行业者的信息和使用条款嵌入到数据中等等作业,当终端用户在存取这些视讯内容时,必须提供密码以及满足合法使用作品内容的条款和场所条件时,才能合法的收看所下载的视讯节目。

虽然这些技术的出现,最终的目的是用来保护内容避免被非法使用,但是,就现实的环境中,这些技术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包括,缺乏统一的编解碼标准、缺乏良好的网络QoS,以及缺乏系统之间的互通性等等。

缺乏统一的编解碼标准长久以来就是一项大问题,这一直是困扰各运营业者,原因当然是来自于商业策略以及考虑所造成的,因为缺乏了统一的编解碼标准,现有的各系统之间,特别是因为不同编码格式,以及PC和TV平台间缺乏良好的互通性,节目内容很难顺利地跨系统传输,而导致成本增加。所以对于节目的生产、制作、存储、传输、管理等各个环节,都会因为格式的不同带来相当程度的困扰。再加上,现有对于网络稳定性管控能力,使得在节目数据流封包传出时,所出现的时延、抖动和误码等等,都会影响终端用户的收看意愿,所以,编译码是对供应业者带来困扰,而网络QoS则会对于终端用户造成意愿影响。

尽管目前对于IPTV来说,还是存在着这些问题,但是,对于不断进步的网络环境、终端产品以及IP技术,基本上已经可以实现,透过网络将视讯内容传送到每一个终端用户的数字网络设备上。

目前的网络环境尚无法满足IPTV所需的结构需求,而Fastweb是现在较为成功的方式。
(图片来源:工研院)

IPTV朝向多元化环境提供服务前进

以目前来说,利用网络直接连接到PC终端,是最普遍也相当简易的收看方式,但是对于不熟悉计算机的用户来说,业者还是必须提供其它的方式,经由现有的网络架构,来完成IPTV的视讯服务。

现在最背推广的是利用IP机上盒加上电视来收看IPTV,基本上来说,这样的方式在技术上是相当完善的,但由于技术标准、技术体制不同造成的不兼容,以及外接机上盒带来的费用和麻烦,是目前需要被克服的困扰。 另外,因为行动通讯技术的提升,使得透过行动电话的网络,来收看电视的目标也能够得以实现,让终端用户身处户外时,仍然可以透过相同的IP,在不中断通话的的情况下,继续享受IPTV的各项服务。尤其是在2.5G/3G/WLAN 等无线网络环境普及之后,行动IP的应用更是可以透过无线网络,以及无线网络间的无缝切换或者漫游实现应用。

继INTERNET之后 再次推动宽带新一波建设潮

期望能够「一步就走向IPTV的时代」仍旧尚嫌早些,虽然在基本的技术上来讲,IPTV所需要的已经可算是成熟。但是,除了网络环境和保护机制之外,还有几项问题问题仍旧阻碍着IPTV的发展。每一个国家的本身政策就是大问题,因为各国的法规限制不一,使得IPTV在各国的合法性也就被受考验,另一方面IPTV所能提供的节目内容服务,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假设IPTV的存在只是单纯只有将传统的电视节目,转成以网络环境来转播,就无法吸引潜在的终端用户出现,所以IPTV最主要的优势,还是应该在于互动的能力上,对于这样的功能性来说,VOD的服务才会是重点。

虽然,新一代的编码技术已经可以将IPTV的基本频宽要求,降低到2G/s以下,而提供高分辨率节目的频宽也可以降到6G,不过以目前业者所能提供ADSL网络的频宽来看,还是无法能完全满足这样的需求。现今大多的ADSL网络业者所提供所谓的IPTV服务还只是相当低阶的层次,还无法达到进行视讯互动传送的能力。

因为在宽带网络建设的初期,就没有把提供视讯互动传送这样的服务考虑进去,所以目前的网络环境确实做不到完全满足IPTV所需的结构需求,换句话说,从某种角度来解释,可以说目前的宽带网络是无法进行视讯互动传送的服务。

就今天而言,现有的宽带和数据交换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容量低成本的能力,也就是说,过去,一条网络主干的铺设成本是100美元,虽然今天的铺设成本还是100美元,但是所能获得的网络频宽却可以增加100倍,所以不过也并非无解,只是需要再进行程度不一的调整,例如进行宽带IP改善的话,那就可以支持视讯互动传送的能力。相信对于宽带网络而言,IPTV将是一个重量级的应用,而这个重量级的应用将会继INTERNET之后,再次地推动宽带网络的新一波建设。

相关资讯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7)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6)
·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2012-01-12)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发表
验证码: 
 
热门资讯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4-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9-16)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15)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5-2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2-01-09)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1-3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5-28)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2-1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1-05-03)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8-07-3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7-20)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10-08-27)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10-11)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8-12)
【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 (2009-07-24)
国之鑫科技 | 泰尔网 | 中华网科技 | 信息产业网 | 通讯世界 | 数字通信世界 | 文传商讯 | 中华英才网 | 电话视频会议 | 凤凰科技 | 呼叫中心 | 新浪科技 | 新传媒网 | 和讯科技 | 中国科技网 | 通信英才网 | 江苏星光发电设备 | 中劳网 | 赛迪网 | MSCBSC移动通信网 | 中国软件网 | 新华网 | 腾讯科技 | 3G通信网 | 千龙网 | 光通信人才招聘网 | 通信人才网 | 中商顾问网
返回首页 | 网站简介 | 企业理念 | 免责声明 | 广告服务 | 代理政策 | 联系我们 | 铭万网 | 中国产品推广联盟
南京国之鑫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2008-2016 客户服务热线:025-83752991, 客户服务邮箱:gzx@gzxinfo.com
苏ICP备18005078号-1
本站图片及文字仅供功能演示,本站保留对本演示内容及功能的最终解释权

加入铭万联盟中国行业网站集群独家技术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