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古老的谚语,在互联网中的体现就是“独个奋斗,不如抱团创业”。记者在日前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千所院校启动的中国大学生“网络就业创业护航行动”新闻发布会上得到数据,全国2千多所院校中,起码已经有100家学校依托电子商务平台,为学生提供就业和创业机会,网络就业创业的集群效应正在形成。这些学校的学生们不再只是独自奋斗,而是通过抱团的方式,实现网络就业创业。
高校:鼓励学生抱团就业
在义乌工商学院的“创业学院”中,有1200名学生在网上开店,钻级卖家达到400人,人均月入可达3千。这些学生们,共享供货平台、物流系统、商品资讯等,从而形成很强的价格优势,实现了群体性的成功。
中国有几千万的中小企业加入了电子商务平台,并且非常需要能为他们服务的电子商务人才。这些企业背后,隐藏的是巨大的就业及创富机会。记者在河北保定也发现了类似的“就业学院”。
在河北金融学院里有专门的基地,里面有将近200名大一、大二的学生,在老师协助指导下,并通过同学的团队合作,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为本地在做电子商务的中小企业提供网络营销推广和服务。即使面临金融危机,项目运作也才几个月,但已经有学生在一个月之内为企业带来了15万元的订单。根据保守估计,这些同学到毕业时,每个人至少能为企业带来100万的订单。
据该项目的相关负责老师张明业介绍,“学生在为企业带来订单的同时也得到了相应的工作机会,让学生一进入校园就进入准就业状态。这是让学生们从在校期间开始准就业,真刀真枪的体验在互联网上做生意。不仅是学习电子商务的同学能做,像外贸英语、物流、金融等等,所有商科类专业的同学都能通过这条渠道实现就业。”
据了解,北京联合大学组织近60名同学通过阿里巴巴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营销服务,企业订单增长100%,企业好评率90%。杭州职业技术学院,近10名同学在老师指导下成立公司,从去年开始7月份开始为杭州及周边地区的中小企业进行网络营销和推广服务,目前他们正在为到6月份实现100家中小企业会员的目标而不断努力。
企业:另一场网络革命
无独有偶,阿里巴巴集团也看到了电子商务与高校结合后产生的巨大效应。目前,阿里巴巴集团在杭州宣布,联合千所院校,启动大学生“网络就业创业护航行动”,目标就是在千所院校中普及网络就业创业方式,直指百万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据了解,“护航行动”由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明日网商”挑战赛、淘宝的大学生创业平台、雅虎口碑的百万网络新职业“网络经纪人”组成。在全面促进大学生网络就业创业的第二届中国大学生“明日网商”挑战赛中,从3月25日开赛至今,光闽江学院有913名学生参加、武汉工程大学则有514名学生参与。这学校的学生们团结互助,希望获得大赛提供的20万元创业基金、10万个创业机会和5000个实习机会。
“现在全国有超过2千多所学校。如果真能够在学校中普及网络创业就业,每所院校能够有1千名学生在互联网实现创富,那将是一场网络革命。这种抱团进行网络就业创业的模式,应该得到更大的普及,这样子雪球才能越滚越大。”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梁春晓认为,电子商务优势与学校学生集群相集合,以网络及电子商务为工具,加大学生群体间的相互联系和协作,形成集群的优势作用,一定能爆发出很强的能量,从而将有利于在校学生通过网络提前实现“准”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