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心服务 联通你我】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 |
中国通信网 |
时间:2009-04-21 |
信息来源:搜狐IT |
赛迪网讯网络新闻到底要不要收费,各方说法至今仍争论不休。一年多前,多数媒体认为,在网站上提供免费新闻能吸引大量读者,进一步带来丰厚的广告收入。事实上,在经济衰退前,网络广告市场每年的确有高达25-35%的增长,许多媒体主管当时认为,这项做法就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但随着金融海啸肆虐全球,各国经济纷纷陷入衰退,连带使网络、报纸和电视的广告巨幅下降。《纽约时报》报道指出,根据美国互动广告协会IAB(InteractiveAdvertising Bureau) 与 PwC(PriceWaterhouseCoopers)的最新研究显示,去年整个网络广告市场只有10.6%的增长,电视广告甚至仅微幅增长3.5%。
美国报业协会(Newspaper AssociationofAmerica)更表示,去年媒体业的在线广告收入较往年下降了1.8%。广告收入急遽下滑的残酷事实,使得媒体主管不得不开始考虑,要想办法让消费者多付点钱,以增加整体收入。
事实上,目前“使用者付费”的观念相当普及。民众为了在家收看各种频道,愿意缴钱给有线电视业者。目前航空公司也陆续改采收费制,举凡行李托运、飞机餐与枕头等,样样都要付费。而采取按曲目条数收费的网络音乐下载网站iTunes,也同样受到使用者的热烈欢迎。
纽约大学商学院教授PriyaRaghubir表示:“民众之所以愿意付钱,就是希望往后看电视时,不必再受任何恼人广告的干扰,或是能以合法的方式,尽情下载自己想听的音乐。”
上述例子说明,只要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多数人都愿意买帐。
这对营收节节下滑的报纸和杂志,无疑是项好消息,例如伦敦《泰晤士报》的执行主编BillKeller表示,“我们希望日后可以推动小额付款、会员订购甚至是自愿捐款等机制,让读者愿意对新闻付费。”《纽约时报》和《时代杂志(Time)》也正在拟定网络付费计划,希望能因此增加大量营收。
但问题在于,在线新闻不像音乐一样,能随意下载到MP3里,随身带着走。多数民众认为,付钱订阅在线新闻,明显不像其它服务一样物超所值,甚至只为了维持报业的生存。这样先天的劣势条件,使报纸和杂志的在线销售变得格外困难。
不过,目前还是有些成功的在线收费案例可供参考,目前在线收费目前最成功的两家报纸,就属《华尔街日报》与英国《金融时报》。
澳大利亚媒体大亨RupertMurdoch所拥有的《华尔街日报》,早在1996年起就开始针对网络上某些内容,采取在线收费的做法。
然而,Murdoch也曾一度考虑放弃收费,让读者免费阅读,但最后还是打消这个念头,维持收费制度。最后,在金融危机环伺的2008年,《华尔街日报》的网站订户却有高达8%的增长,证明Murdoch的决定是对的。
在商言商的 Murdoch甚至在日前公开表示:“民众想在网络上看到免费新闻的想法,现在起可要改一改了!”
至于《FinancialTimes(金融时报)》的网站─FT.com,从2001年至今已有100万名注册者。虽然网络版的内容大部分开放一般民众观看,但仍对某些内容采取收费制。
仔细分析这两份报纸能够在收费市场上屹立不摇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们比一般的报纸更为专业,却比纯粹的商业出版物更能让大众接受,使多数企业高层或金融人士愿意自掏腰包付费,阅读第一手的专业财经消息。
然而,除了这两家报纸在网络收费上成功站稳脚步,其它媒体却仍在摸索阶段,例如《洛杉矶时报》和《纽约时报》,都曾尝试对某些在线新闻收费,但网络订户所带的收入却远不及网络广告客户。因此,多数媒体已舍弃让读者付费的构想,改采别的方法,希望能透过免费的内容吸引更多读者上门,增加网站流量,以吸引更多网络广告上门。
为了增加自身网站的吸引力,媒体网站现在不只提供新闻,甚至还提供其它免费功能,例如部落格、讨论区和影音专区等,以吸引更多读者上线阅读,充高网络流量。
例如网络功能极为完备的《华盛顿邮报》,在2006年破天荒地得到专门颁给优秀电视节目的艾美奖肯定,这也是第一家获此殊荣的报纸。
即使网络领域带给媒体许多想象与挥洒空间,但就连在在线收费领域相当成功的音乐下载网站,目前还是遇到许多经营瓶颈,何况是在收费领域尚处于起步阶段的新闻媒体。
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教授 Richard P.Honack对此表示:“你必须在一开始就认清,多数客户并不会附和你的想法。”RichardP.Honack认为,媒体必须想办法训练这些人,让他们建立要付费的概念。“但很不幸的是,目前媒体所采取的做法却恰巧相反,反而让读者养成看免费新闻的习惯。”
Honack强调,顾客在一开始必定会很讨厌从口袋里掏钱的感觉。因此,“媒体必须想办法创造便于支付的环境,还要让顾客感觉到物超所值,这些人才会心甘情愿的付费。”
究竟在线付费机制是否是媒体的下个新蓝海,目前谁也无法评断。不过目前一次又一次的裁员、缩编等降低成本的做法,绝不是治本的最佳做法。如何彻底让面临庞大债务压力的媒体找到出路,走出目前的困境,才是目前的首要问题,否则难保多数媒体不会在时代的浪潮中,一个接一个成为网络时代的牺牲者。
(责任编辑:张笑) |
|
|
|
|
热门资讯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