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IP网络电话在许多欧美国家都有很好的发展,并且VOIP网络电话占传统电信市场份额的比重也正越来越扩大,究其原因,笔者觉得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VOIP网络电话在技术上已经日趋成熟,通话效果已经越来越好,另外许多VOIP网络电话的增值服务和一些附加功能是传统电话所无法具备的,如在VOIP网络电话中集成短信收发甚至是短信群发功能等;二是VOIP网络电话本身的通话资费就的确非常便宜,通常同样的通话量,VOIP网络电话的资费要比传统电话便宜80%以上。
那么在我们国家呢?其实我们可以借用一句很时髦的话来说,VOIP网络电话在我国的发展真的是“前途很光明,道路却曲折”。VOIP网络电话在中国的发展已经经历了数个阶段的“寒冬”,不少VOIP网络电话运营厂商在中国走着“前仆后继”的十分顽强的发展道路。尽管有一批VOIP网络电话厂商的发展只是昙花一现,如2003-2004年前后的“万人迷”、2004-2006年前后的“小蜜蜂”,以及银泉NP网络电话、联通在线通等都在短暂出现后便迅速被市场抛弃,但是另一批具有雄厚技术实力、又更加富于创新开拓精神的老牌VOIP网络电话运营厂商却毅然坚持了下来,他们一贯的、持续的看好我们国内这个庞大而又充满诱惑力的市场,许多VOIP网络电话运营商不仅在逆境中实现了自身的羽翼丰满的,更成为了中国VOIP网络电话发展最坚强的中流砥柱,像SKYPE和KC网络电话等这样的实力网络电话运营商,他们已经占据了国内VOIP网络电话80%的市场份额。就目前而言,中国的VOIP网络电话市场的确应该是非常健康的,无论是广大用户对VOIP网络电话的认可度(用户粘性),还是主流网络电话品牌的知名度(行业影响力),都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VOIP网络电话运营厂商的优胜劣汰自然是不变的市场法则,但是为什么有的厂商就是昙花一现,而有的厂商,如当前最具专业水准和品牌影响力的“KC网络电话”,它却可以多年傲立潮头呢?笔者觉得我们应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这样是比较客观的。
我们首先看内在因素,“内”指的是VOIP网络电话内在的功能价值,比如网络电话所运用的核心语音转换与传输技术,比如网络电话的实际通话品质,比如网络电话的资费情况等,这些都综合体现着一款VOIP网络电话的内在价值。
接着我们再来看看VOIP网络电话发展的外在因素,“外”指的是VOIP网络电话外在的市场环境,大家知道自1995年两位聪明的犹太年轻人Alon和Lior创造VOIP网络电话技术之日起距今已经有十几年了,不断完善的技术和通话品质已经与传统电话相差无几,而巨大的电话资费优势,特别是数十倍于传统电话的国际电话拨打的资费优势更是让我国多达2.9亿互联网用户不可抗拒。其实不仅是广大普通网民普遍看好VOIP网络电话,众多业界专家学者和一些金融投资机构也都一致看好VOIP网络电话,据一份最新出炉的国际风险投资在中国投资流向的考评报告中称,国际风险投资在中国互联网领域,唯独对现金收入流向十分稳定的VOIP网络电话特别情有独钟。
有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这话的确有几分道理。互联网从无到有、从窄宽到宽带的变革给了网络电话最大限度“展示才华”的空间。VOIP网络电话可能一时还无法取代传统电话,但是VOIP网络电话已经成为了传统电话业务的一种最重要的补充,越来越多的中国用户开始接纳和喜欢上VOIP网络电话,这本身也是一种变革。而部分注重“内外兼修”,表现特别出众的VOIP网络电话已经完成了从单一的网络电话通信服务到短信、邮件、IM聊天等的多元化网络通信功能服务的转变,这同样是一种变革。
无线网络的便利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公司。在互助保险公司Amerisure公司(下称Amerisure),企业架构师杰克 威尔逊(Jack Wilson)只能将其工作时间的四分之一用于处理安全问题。尽管如此,这个数字已经比去年提高了10%,这是由于该公司要确保其大量采用移动办公手段的员工能够更容易地通过网络访问公司的系统。Amerisure的800名员工中有20%随时都会远程登录系统。这样做除了提高员工工作效率之外,还有一个好处:无需随着公司的发展而添置更大型的设备。上海的一家小型广告公司租下了一套新的写字楼套间,由于是精装修的房间,物业要求不能凿墙或者在地板下布线,网络布线成了大问题。如果按照传统的方式布设网线,无疑整个办公室将成为一个“蜘蛛网”。通过笔记本电脑加无线网络的组合,该公司成功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虽然无线网络同传统有线网络相比具有不可比拟的便利性,但它带来的信息安全问题确实令首席信息官(CIO)们不得不反复权衡。
“无线非常难控制,如果企业因为安全问题而不得不舍弃无线的话,那无线事实上意义也不大了。”上海恒荣国际货运有限公司CIO高宏飞这样形容安全对无线网络应用的制约。中国科学院国家信息安全重点实验室的连一峰说:“随着VoIP等无线应用的兴起,我们正在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对VoIP协议的漏洞进行分析,和VoIP有关的监控技术也正在研究中,可见针对无线网络的信息安全技术还没有成熟。”
但企业并不能坐等技术成熟,因为移动电话和手持移动设备(PDA)功能不断加强,即使企业不部署VoIP,仍然面对着一个更加复杂的网络环境。诺基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企业解决方案事业部总经理刘强说:“移动电话和无线手持设备的发展势头异常迅猛,但是这些装置的核心都是PC,当网络周边设备扩展至智能电话或PDA时,用户就需要考虑这些设备的安全性了。”美国内华达州的克拉克县(Clark)过去将安全工作重点放在网络访问控制上,但这种模式在用户通过多种设备无线连入网络的环境下根本不起作用。于是该县实施了思科系统公司(Cisco)的网络访问控制系统,凭借防病毒签名和软件补丁阻止那些不合标准的设备连入网络。克拉克县还从今年九月开始对其VoIP进行评估,以加大网络整合的力度。但是,出乎意料,与VoIP相伴而来的还有新的安全威胁。“你不能让拒绝服务(DoS)攻击等问题危及语音通信基础设施的安全。”该县CIO罗德 梅西(Rod Massey)表示。至少,克拉克县最初并未将“911”紧急求救电话服务列入其整合网络计划之中。
梅西表示,今后生产的安全产品必须更有效,而且还要更易于使用和管理。同时他又补充说,目前利用防病毒保护和软件补丁的手段相对比较单一。在网络安全方面,通用汽车公司(GM)首席信息安全官(CSO)埃里克 里特(Eric Litt)对那些运用启发式方法的技术青睐有加,他表示,因为这可以在问题出现之前对网络行为进行监测并将反常的通信情况记录下来。里特说:“我们没有时间做出反应,系统就得代替我们做出反应。”新的威胁与新的应用结伴而来,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企业意识到了这一点,企业面临的“无线之忧”不容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