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st&Sullivan公司高级项目经理杨晓东Frost&Sullivan公司咨询顾问 吴健
此次中国电信与微软合作推出“天翼live”,可以视为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运营商两大阵营中,强强联合的共赢之举,但最终结果还是要看是否满足了用户真正的需求。
不可否认的是,CDMA的品牌弱势被“天翼”继承下来,在产品与营销方面,实质依然是基于语音、固定宽带业务进行组合捆绑。目前还不成熟的“天翼Live”的登场,一定程度上也可视为对天翼新用户感知落差的弥补。
微软MSN意欲构建一个真实的人脉价值网络,给MSN带来更大规模的用户增长。对中国电信来说,首先,可借助微软的既有产品技术优势,缩短研发周期。其次,可以把“天翼live”视为MSN的深度定制版本,实现与MSN的互联互通。原MSN使用者的社交网可以实现有效迁移,降低IM(即时通信)用户的转换成本。最后,MSN目前以白领为主的客户群现状与中国电信“天翼”理想目标客户群较为契合。
IM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拥有多高的技术含量,或者拥有多大规模的用户群,关键在于是否为用户提供了真正有价值的服务,如何帮助用户有效迁移、维系和拓展人际网络。
从推广方式上看,中国电信作为宽带网络接入提供商,可以将“天翼live”作为互联网接入平台,充分利用接入通道门户的便利直接进行产品推广。从现有功能上看,对于同时使用MSN与天翼的用户而言,门槛最低;对于非MSN用户,目前很难解决用户IM迁移成本问题,可能更多要寄希望于微软的MSN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竞争力大幅度增强;而对于非天翼用户,更重要的是先解决移动通信问题。从未来产品规划上看,依据IM市场的变化,差异化和平台化是IM发展的两大趋势。从合作双方上看,微软擅长技术而缺乏内容,而中国电信在互联星空等内容服务方面也没有较为成功的经验。“天翼live”成功的关键在于如何洞察客户的真正需求,坚持在开放合作的道路上整合有价值的内容和服务。而以上两点对电信运营商来说,都是要坚持去探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