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午,由团省委、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文化厅、省综治办、省关工委、省新闻出版局和省广电局主办的“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江西行”启动仪式在南昌举行,图为启动仪式现场。(江西网记者 邓小勇 摄)
省政协副主席李华栋出席启动仪式并讲话。(江西网记者 邓小勇 摄)
为首批“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江西实践基地”授牌。(江西网记者 邓小勇 摄)
国家教育部向江西省教育厅捐赠网脉工程学习设备。(江西网记者 邓小勇 摄)
启动仪式上,约600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在印有“拒绝沉迷网络,拒绝不良信息”的条幅上签字。(江西网记者 邓小勇 摄)
中国江西新闻网3月28日南昌讯(记者 邓小勇 报道)3月28日上午,由团省委、省文明办、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文化厅、省综治办、省关工委、省新闻出版局和省广电局主办的“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江西行”启动仪式在南昌举行。网脉工程的启动,既可封锁网络不良信息、让孩子们共享海量教育资源,又可消除家长们孩子们上网成迷的这一顾虑。
据介绍,网脉工程包括两部分:一是推广网络管家,通过智能DK(数字钥匙)硬件和相应软件将网络“不健康信息”和“绿色内容”分隔,家长可凭此封锁不良网站,设定上网时间,并记录孩子的电脑使用行为;二是推出网脉主页www.wm360.cn,该网站包括北大附中、附小同步教育基地等海量教育资源,内容涵盖初一至高三的所有学科。
启动仪式上,主办方为首批“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江西实践基地”授牌。中国网脉工程执委会向江西省捐赠了价值280万元的“网脉e代”,用以帮助未成年人健康安全上网。全国网脉巡讲团专家就“如何防止网络成瘾”与在场家长和教师进行了现场交流。
参与启动仪式的学生代表向全省广大青少年发出了《文明上网倡议》,约600名中小学生及家长在印有“拒绝沉迷网络,拒绝不良信息”的条幅上签字,此举标志着南昌市未成年人网络文明万人签名活动正式启动。
据了解,“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旨在创建未成年人绿色上网环境,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互联网,有效预防和戒除网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自2006年5月在京启动至今,已在广东、天津、新疆、湖南、广西等11个省(市、自治区)扎根,在全国各地设立学校、青少年宫等“网脉实践基地”259个,累计向各地团组织、中小学校等捐赠网络产品和设备价值近3000万元。
网脉工程简介:
该项工程是由团中央,教育部,中央文明办,国务院新闻办等九部委联合发起的国家级公益工程,旨在解决当前网络时代未成年人安全健康上网问题,利用网络优质的教育资源降低家庭对未成年人教育的重复投资,集合社会、政府、学校、家庭的力量制定未成年人网上学习、娱乐、互动的标准最终将网络进行分区。
网脉工程江西行将要做的六件事:
1、 建设一个未成年人网络导航平台,推出一批为未成年人度身订做的互联网优质内容。
2、 建设一批未成年人上网实践基地
3、 进行一系列“未成年人与互联网”的专题调研
4、 寻求一套可行的技术监控和保护手段
5、 举办一系列主题宣传活动,开展“网脉工程校园行”
6、 探讨一种保障未成年人健康上网,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有效机制。
编辑:刘建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