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府参事室主任张嘉极日前在接受本报和搜狐焦点房地产网的联合采访时表示,虽然房地产没有列入“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内,但“它什么时候都是重要产业,这根本不用‘加冕’”。针对近期广东出台的15条强力刺激楼市的措施,他表示“后效尚须观察”。
中国房地产报:广东省在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出台了15条房地产救市措施,其中有延缓土地出让金缴纳和延期银行贷款等明显支持房地产企业的条款,业界争议很大,你怎么看?
张嘉极:缓缴土地出让金实质上是一种政府让利行为,这种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目前房地产面临比较尴尬的局面:哪一个行业的衰退都对总体经济的保发展、保稳定有负面影响,但问题是,房地产在之前的两三年里价格涨得比较高,现在才刚刚出现回调趋势。
这就使政府面临一个两难的抉择:一方面,应该保住房地产,不让其过度下跌;另一方面,又要让房价理性回调,回归合理水平。我觉得今年一年,政府就是这个心态。
中国房地产报:最近全国政协委员许家印(许家印博客,许家印新闻,许家印说吧)提出,应该从地价、税费和开发商利润三个方面,三管齐下降房价。一些行业大佬则呼吁,目前房地产已是微利,言外之意是希望政府让更多的利。你是怎么看的?
张嘉极:这个话题牵涉到比较复杂的房价结构。很多人认为是开发商推高了房价,但其实这个罪不在开发商,而在所谓的境外战略投资者,就是那些金融投机家们。他们通过对股市、楼市的操纵,推高了地价和房价。我在提案里也提到要注意监测和分析这些人。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美国的金融危机提前把中国的楼市、股市泡沫刺破了。因而之前股市、楼市暴涨后积累的钱,最后战略投资者并没有拿到。这些钱实际上去了三个地方:一是以地价款和提高税费的形式流向政府,二是以利息的形式流向银行,三是以股票的形式流向上市的国有企业。
因此,如果当前为应对危机,政府退一部分税费出来,让开发商有降价的空间,这具有一定合理性。但政府同时还要面对一些困难,比如今年的财政收入减少和为拉动经济而增加的必要开支,以及在大多数百姓不能理解政府为什么要“帮”开发商的情况下,要进行有效地宣传、引导。
中国房地产报:问题是,政府让利救楼市的做法是否有效?
张嘉极:这个我不敢说,可能性占一半。我觉得这种做法风险还是有一点的。可能出现一种情况,就是政府让利以后,开发商现金流能够维持了,就不降价了,玩儿拖字诀,这将会造成百姓的持续观望,市场调节就变慢了,这是很有可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