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静距离》是中国广播网与新浪财经联合推出的“两会特别节目”,由新浪财经权静主持,邀请该领域的两会代表、专家学者和企业领袖深入讨论,与网友展开互动式的讨论。节目每天早上10:30开始直播,时长45分钟,网友可以在直播窗口中发表评论,表达你的两会观点。为广大网民提供一个参与两会的民意平台。
经济危机,受冲击最大的是中小企业。然而中小企连接着的是最多的就业人群。一方面,政协工作报告呼吁非公经济尽量不裁员不减薪;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面临的是融资难题市场萎缩。中小企业如何走出经济危机的困境?如何融资?如何平衡责任与人力成本?如何开拓市场?
2009年3月12日,《两会静距离》第十期,权静邀请中国社科院中小企业研究中心主任陈乃醒、长江商学院经济学及人力资源学教授王一江,谈中小企业如何走出经济危机困境。
主持人权静:感谢王教授在我们访谈最一开始的时候就如此提纲挈领分的这么清楚的几点,把我们方方面面的问题都阐述出来了。接下来我们会分成小点一个一个来说。
这届两会上很多代表委员也提到了,其实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一个很大的困境是融资难的问题。其实中小企业融资难并不是今天一天两天才是这样的现状,一直以来中小企业在融资的时候都是比大企业面临更多的困难,可能在经济危机之后各个金融机构相应采取收缩的策略的时候,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会更多。咱们讨论第一个问题,中小企业融资的难题,两位认为应该怎么样解决?
陈乃醒:中小企业融资难应该说相对的来说存在这个问题,不能说绝对的难。相对表现在两个方面:
各个不同时期的难度是不一样的,而且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经济实力的发展,应当说整个社会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方面是向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的。
第二,说它相对难是说不是所有的都难,而是一部分难,这一部分难也表现在不同的方面。第一是市场不确定,产品没有固定的市场,所以风险比较大,当然贷款比较难。第二,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财务制度不健全,经不起银行的审查。所以,这一关也过不去。这样就带来了融资难。
就这个情况来看,任何时候都有,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就更难一些,因为整个市场是不确定的。中小企业的产品市场也就更加不确定。所以,从银行自身来说,当然也有它的困难,我们也应该理解银行自己的一些困难,这倒是真的。如果银行放手贷款,也是不可能的,它也有一个效益的问题,也有一个风险的问题。特别是在目前的情况下,我觉得银行的风险可能还更要值得注意。
主持人权静:看来陈老师是对中小企业融资一定的困难给了一定合理性的解释,就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背后也有原因,我们要理解银行,理解我们现在经济面临的环境。但是对于这个其实我不太同意您的观点,因为虽然说我们银行也有风险,它业面临着如果出现坏账怎么办,但是我们对比全世界的情况来看,我们发现中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的途径是最为狭窄的,包括我们一直呼吁的创业板也没有上。在国外还可以进行场外交易、股权交易,但是这些渠道目前我们国家还都比较单一,中小企业目前最主要的融资渠道还是向银行贷款,但是有些大型银行甚至不屑于给中小企业贷款,因为同样贷款耗费一个人力,贷给大公司是几千万、上亿,我的收益是多少,可能贷给一家很小的企业,可能只贷1百万、2百万,我的管理费用相比我的收益要大得多。您虽然说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一定的合理性,最关键的我认为是融资渠道没有打通的问题。
王一江:陈老师讲的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难,另一方面银行应该关注自己的风险,贷和不贷有他的商业逻辑和道理,这两方面的道理都成立。因此,我们在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上非常同意你刚才讲的方法,我们不应该要求大型商业银行过多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限定他们必须给中小企业贷款某一个额度,正确的做法是金融创新,我们在证券市场,我们在政府采取的政府担保、政府融资这方面还可以做更多事情,这一点是政府现在重视比较好的,正在积极采取措施的一个问题。
在银行业方面,我们也可以有很多创新,比如大型的银行不应该有一个向中小企业放款的额度行政性的限制或者是指导性的规定,但是我们应该成立很多种小型银行,他们的很多业务可以是中小企业。这方面孟加拉的乡村银行,发达国家的很多社区银行,这方面都为我们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中国其实也有一些银行在摸索,怎样向创造一个新的贷款模式,来解决中小企业贷款的安全问题。
银行贷款要讲究安全有几个途径,一个就是看报表的可靠性、报表的质量。另外,用资产做抵押。这两点恰恰是中小企业都没有的。所以,刚才陈老师讲中小企业的融资始终是难的,这个道理是成立的。
但是我们在金融创新中间有一些银行,比如最近我们看到深圳发展银行所做的一些研究,他们可以创造一些,我根据中小企业的业务往来,我可以按照熟人熟地熟事,用网络的力量、社会的力量,用它的业务网络预收款作为抵押等等。
主持人权静:您说到这儿我觉得特别好,给大家念两条在今年的两会上两位两会相关的代表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提出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可能对我们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有一个建设性的意见,我们不光谈现象还要谈办法。
致公党中央就提出这样一条建议,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是应该加强动产担保的机制。
关于怎样进行动产担保,一会儿将请两位老师给大家解释。
接下来还有代表委员的意见和提案,比如我们的谢蔚委员,他是交通银行施罗德基金,来自基金界的一位代表委员,他说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上,我们要加强金融创新,比如他提出可以通过产业链、供应链担保的方式或者通过定单来进行担保的方式,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的担保和解决信用风险难题的办法。
王一江:这些建议都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权静:我们一个一个解释,什么叫动产担保?
陈乃醒:不动产就是土地、房产,动产就是设备、汽车、大型的一些生产工具,可以这样理解。
关于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作为银行来说,确实有一个观念的问题或者叫做理念的问题。我过去一直强调大银行对中小企业不贷款不能成为理由,但是他老是强调我有一个审查成本的问题。可是改革以后,进来的很多世界有名的大银行,比如花旗、渣打、汇丰,人家不可谓不大,可是进来都把中小企业作为它的主打对象。
主持人权静:尤其是渣打银行,是第一家在中国做乡村银行的外资银行。
陈乃醒:为什么这些企业都能做,我们的就不能做呢?事实上现在也开始做了。刚才谈到金融创新,余地是非常大的。靠银行解放思想或者说摆正观念、理念以后,就能拿出很多的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不可以解决。
主持人权静:陈老师的这个观点我特别同意,其实不是能不能做的问题,是你想不想做的问题,真正想做的办法很多,比如定单担保,接到很大的定单,生产这批商品就能拿出很多钱,但是这时你需要一些投入,这时我们就可以把定单拿到银行抵押,或者这个小企业是处于大企业大的供应链上的一环,可以通过上游和下游的供货商给我担保。
王一江:把这个叫做1+N模式,一家大企业周围有N家小企业,只要业务往来是稳定的,在N家小企业的进货、出货就可以成为贷款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