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现象或为草根“从政”元年
河南洛阳网民“老牛”、“爱我洛阳”、“flush”、“大河”4人当选市人大代表和被推荐成为政协委员
■本报记者 胡亮
中国经济新闻网讯:近日,在河南洛阳,网民“老牛”、“爱我洛阳”、“flush”、“大河”4人当选市人大代表和被推荐成为政协委员。这几人中,“flush”是洛阳信息港管理员,其他几人都是论坛里的知名网友,担任不同板块的超级版主、版主。
“网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亮相洛阳,一时间,洛阳成为国内媒体关注的焦点。
网友走上参政前台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这是网民重大的节日,说明网民已经从电脑屏前走到了真正的政治舞台上,将直接参与我市的重大决策,我们衷心希望这样的机会越来越多。”网友“诚实兔”在洛阳某论坛中如此表示。
这一消息同样也给其他网友带来振奋。在网友“教授”看来,网民中走出“一名代表三名委员”,说明网友对社会的贡献得到了认可。更多的网友形容这次政府举动为:“民主进程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早在2007年以前,洛阳市网友民意反映,已经成为当地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
2007年初,一个网名为“LYIC”的人闯进洛阳网民视野。这名网民一出现,许多通过网络反映的问题得以解决,个别单位因为在网络平台上不回帖,还被洛阳市委、市政府通报。大家纷纷对“LYIC”的身份进行猜测。
随后一年多来,网友发帖不断受到“LYIC”的关注,同时,洛阳市委主要领导也针对网民所反映的事件进行了批示。
去年8月27日,14名洛阳网友走上参政议政舞台,与市委领导面对面,献良策进谏言。这是洛阳官方首次邀请网友代表与市领导座谈。参加座谈的洛阳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尚朝阳说,召开网民座谈会,是政府对网民意见的特别重视和信任,更是对网民这支新兴社会力量的支持。
“网民当选人大代表,说明政府要倾听各个阶层的声音,要让更多有代表性的老百姓参政议政;也说明,网友的意见和建议已成为党委、政府收集信息和听取民众呼声的重要渠道,互联网已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纽带。”洛阳市人大一负责人对本报记者如此表示。
“当然,作为人大代表后就不能太随意,在网络上发言和作为人大代表履职不一样,作为人大代表,要以一种更理性、更负责任的态度去参政议政,要了解得更全面,这样才能给网民一个交代,也能给政府一个交代。”当选洛阳人大代表的网民“老牛”对记者说。
网络有助民意直接表达
截至2008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2.98亿人,较2007年增长41.9%,互联网普及率达到22.6%,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这些数字说明网民已是当今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可以认为这已宣告‘网民阶层’正式形成。从选举的角度来讲,将互联网作为一个选区,选举出网民代表和网民委员是没问题的。”河南省人大常委王云龙对本报记者如此表示。
“洛阳选举网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这一做法推进我国民主进程,值得推广。”河南省政协委员雷丽萍如此表示。
在王云龙看来,网民们已经不只靠网络传递信息、知识和宣泄情感,更多地把网络视为表达思想、传达民意、建言献策的平台。在庞大的网民群体中,所发出的声音都不乏睿智的观念,真实的民意,已经越来越引起各级政府及官员的关注,甚至已经影响着决策行为。
“不少地方还出台政策,从网上公开征集意见建议。事实上,网民们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扮演着参政议政的‘代表’、‘委员’角色。”王云龙说。
而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所长黄卫平教授认为,洛阳这种自上而下、官方指定候选人的做法明显有“作秀”成分,但他也不支持网络直选。他认为应在现有选举框架下,加大对基层民主选举的实践,更有利于民意的直接表达。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对本报记者表示,网络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反映民生、传递民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比如,由于网络的速度快,各种信息、观念、建议等能够在第一时间及时向政府传递;由于网络的虚拟化,使得网民代表少了顾虑,可以真正做到畅所欲言,更真实、客观地反映真相,表达思想,从而降低政府决策参考的风险等。
“网民已是当今社会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如果政府真的有心倾听网民声音的话,则不如直接赋予网民们自己选代表、当代表的权利,由他们选举出的代表直接向两会提交各项议案。”上述国家行政学院的专家表示,鉴于网络的虚拟性问题,肯定会有不少人对网络选举的安全性产生质疑。完全可以通过“实名报名”、“政治审查”等形式,对其实行严格把关、有效控管,最终让那些符合条件的人参与竞选。
多数专家认为,现实中,虽然从高层到地方都意识到数亿网民民意的重要,但真正将网民纳入一个阶层,使其声音、诉求通过更有序、有效的渠道如人大、政协 进行表达,或许因为网络的虚拟性等原因,洛阳之前还没有。随着洛阳的试水,会有更多的地方效仿,也会有更多的网民加入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列,为各地发展和百姓幸福代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