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蔡佩琼 秦小艳)昨日,我市小学和初中学生新学期正式开学。记者走访多所学校发现,很多学校将校园安全问题列入新学期工作的重中之重,将采取多项措施多管齐下确保各个环节的安全保障,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应对“假期综合征”,不少学校出台相应对策,帮助学生过渡到紧张的学习中。
合理调节应对“假期综合征”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华富小学,正赶上课间休息。无论是走道上还是教室里,都很热闹,多日未见的同学们互相交流着假期的趣事,欢笑声此起彼伏。然而,同学们的过度兴奋也让老师担忧,一名老师告诉记者,有些学生原本兴冲冲盼着开学,到了上课却出现精神不集中、坐不住、烦躁等心理反应。
据有关专家介绍,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假期长了会感到孤单,开学前几天盼着上学,可真的上学后,他们又很难适应快节奏的集体生活,导致心理失衡。另外,过重的学业负担也导致许多学生厌学,这就是所谓的“假期综合征”。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不少学校出台了很多对策应对学生“假期综合征”。例如大磡小学在正式开学前一天,利用半天时间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调节学生心理,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逐渐调整适应校园生活。不少学校老师在开学头两周会放慢学习进度,作业也尽量以趣味性强的实践性习题为主,调动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逐渐从懒散的假期过渡到紧张的学习中。
校园安全成为重中之重
新学年第一天,很多学校在举办升旗仪式后,校长在“国旗下的讲话”给学生上的第一课就是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学校消防安全、网络安全等,各个细节都被列入学校新学期的头号重点工作。
南头中学开学第一件大事就是下达2009年“一号责任状”:保校园平安。南头中学校长刘引强调,安全始终是学校工作的底线,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有安全,质效也才有意义。南头中学将从“四抓一保”,即抓任务计划保质效,抓过程监控保质效,抓激励导向保质效,抓团队合力保质效等方面开展行动。
教苑中学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今年学校将建立校园安全危机防控干预机制,科学预测学校在食品、宿舍管理、医疗卫生、网络、消防、交通、财产、用电、用水、体育活动、社会实践及教师教育过程中方式方法等方面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和危机,制定相应的防控机制,杜绝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此外,开学前,很多学校都对学校饭堂进行大消毒,加强检查管理,彻底排查食品安全隐患。
辅导书眼镜走俏
刚过完年,孩子们手中都有一定的压岁钱,购买力较强。如何教育孩子慎重花钱,让孩子有个良好的金钱观是家长和老师共同关心的问题。
开学前几天,记者来到中心书城,只见书架前摆满了中小学的各种同步辅导资料,一些家长和小孩正在商量着买什么样的辅导资料,还有不少学生跟同学三五结伴来选购书籍。“爸爸妈妈和老师都让我们要把压岁钱拿来买辅导资料或是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这样既有利于提高学习成绩,又不会乱花钱。”在竹园小学就读的白梓予小朋友在妈妈陪伴下,买了各学科同步辅导资料和一些童话故事。
记者在采访中还发现,随着新学期的到来,眼镜店的生意异常红火。一位检查视力的医生告诉记者,每年寒假结束都是学生配近视眼镜的高峰期,主要是因为不少学生在假期里面不注意用眼,长时间看电视或上网、打游戏,造成视力明显下降。
相关链接
专家支招克服“上学恐惧症”
“我不想上学,我还没玩够呢,寒假怎么就这么短啊,真想一直放假不上学了。”昨天是新学期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放松了一个寒假,一下子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有些同学一时无法适应,出现了开学恐惧症。
市妇女儿童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张小梨告诉记者,孩子们之所以出现对开学恐惧的情绪,归结起来原因有以下三点:
第一,假期生活懒散无规律。不少学生认为,放假就是要好好休息,整个假期都是随心所欲,完全没有规律可言。开学后要失去这种“自由”,心里自然不能适应。
第二,担心人际关系不融洽。在家里备受宠爱,开学后就要自己独立面对人际关系。如何和同学、老师相处?有可能使一些学生心生忧虑。
第三,担心新学期课业负担重。开学后,要上课,要写作业,生活变得紧张而忙碌。有些同学就会担心课业繁重,自己承担不了。
那么如何克服开学恐惧症呢?张小梨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些准备和调整:
首先,对假期作一个总结。无论假期过得怎么样,都会有一些收获,恰当总结,适当借鉴,并且对上一学期的学习内容作适当复习总结,这些能帮你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制订新的学期计划,确立新目标,计划要详细,目标要切实可行。详细的计划,切实可行的目标,才能对自己起到激励的作用,精神饱满地迈进新学期。
第三,逐渐从寒假轻松、自由的状态中走出来,适度紧张起来。例如按时就寝早睡早起,使生物钟恢复正常。
第四,多和同学们交流。经过一个寒假,同学之间可能会有一些生疏感,不过回想一下上学期的开心时光,一起聊聊假期中的趣事见闻,相信同学们很快就会熟络起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