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会上的李小龙先生
李小龙简介:李小龙1965年在北京出生,祖籍江苏常熟。1983年,李小龙进入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而就在此时,19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关村(000931,股吧)也逐渐找到了“中国硅谷”的感觉,成为整个中国科技制造、创新最活跃的地方。此时的李小龙被中关村深深地吸引着,一段时间以后,李小龙借社会调查之机见到了中关村几乎所有有名气的IT公司当家人,而创业的意识也就由此扎下了根。1997年11月任北京京讯公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创主叫计费方法、创办了全球中文用户最多的免费信箱系统;1999年11月任北京首都在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席兼CEO,创办了263网络集团。 263网络集团的成功创办
在我国,电信行业一直以其三足鼎立的状态存在,而其它的一些中小型通信增值企业只能是在夹缝之中求生存,生存环境极其恶劣。而此次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对于我国民营通信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使得它们迎来了有史以来最为寒冷的冬天。一时间 ,类似于“多数中小民营电信企业将难以度过此次寒冬”“几乎可以预见的是大批中小型企业死亡”的种种言论铺天盖地的袭来,可就当大多数中小型电信企业开始采取“捂紧腰包过冬”的这一举措时,2008年12月16日,我国的一家通信民营企业却反其道而行之,将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
在看惯了西方并购东方企业的时候,东方企业参股或并购西方企业总是能给人们带来更多的触动,尤其是一个“不尽知名”的中国民企生吞北美的一个“知名”的运营商,这更让我们觉得,这桩生意着实的不简单,而画面中这个身高1米93,留着胡子的男人就是这个事件的主要操纵者——李小龙。但要追其这个事件的缘由,还要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说起。
今年北京奥运会期间,iTalk在北美推出了一项优惠政策:截止到奥运会结束,中国拿到多少金牌,就为用户优惠多少美元。不过让iTalk的总裁没有想到的是,中国竟然拿了51枚金牌。但这种营销方式却体现出了iTalk的定位:主要为当地华人提供本地以及国际电话服务。但是依靠华人起家的iTalk面临的现实问题却是,未来很难进入几大运营商把持的北美主流市场,华人的主要市场还是在中国。而与此同时,对于身处国内市场的263来说,它面临的却是政策难题。
“通讯服务里面其实最主要的通讯服务就是话音,人和人沟通的最主要的通讯方式是话音,是语言的谈话,这种交流。但是不幸的是在中国话音的通讯服务,说白了是电话,无论你是固网电话还是移动网的电话,还是用什么其他技术所提供的电话都是暂时不被政策允许的。这一等就是五年。”李小龙说。
五年的等待,对于李小龙来说,是一种痛苦的煎熬。眼看着自己的企业在原有的业务领域中一天天的膨胀,壮大,但却始终没有第二个领域可以开拓,此时此刻的李小龙非常清楚,自己一手带大的263迎来了企业发展的瓶颈时期。是冲出牢笼,还是固守成规,李小龙面临着重要的抉择。
话说在上世纪闻名全球的中国功夫王“李小龙”,使得“李小龙”这个简单的名字有了特殊的意义,他代表一种国人的精神——自强不息,越是困境,越是超越自己的奋斗精神。然而,同样叫这个名字的263董事长李小龙,从商21年来,最信奉的也同样是“超越困境,超越自己”。
李小龙认为:“像通讯这个行业,尤其像通讯服务这个产业,最主要的这种玩家应该说国有的主体的三个大的主体运营商,以前是四个,现在是三个这样的。我们管他们叫大象,那么,当然还有另外的领域,现在众多的都归类到增值服务领域企业里去,有牌照的国内有两万多家,你在选择的时候是说我们跟他们同样的业务,还是选择跟主体的运营商一些补充的业务。所以我们在选择这个市场的时候我们自己提到说我们来选择的话我宁愿与象共舞。”
多年来李小龙带领263以增值通信服务与象共舞。从2005年开始,一直找机会让263“突破”的李小龙便逐步把目光瞄向了语音市场,准备进入最主要的电话业务领域。但国内市场对于民营企业一直紧闭的大门却让李小龙无可奈何,而就在这时,李小龙想到了一个绝处逢生的妙计。
李小龙说:“我们拼命的寻求机会/我们就注意到了国内不可以,但是海外市场是存在的,如果我简单进入海外市场的话我的困难会很大,因为我们自身的,我们企业自身的能力很难跟海外主流市场进行竞争,我没有任何优势。我就注意到海外的华人市场,这我们是有相当的比较性的优势存在的,我们就在那个方向上寻找,最好的方式透过接入一间公司的资本介入来获得这样的机会,自然而然,正好机缘凑巧,作为iTalk也在寻找类似可以扩大业务机会的可能,双方一拍即合。”
就这样,在2008年12月16日,中国民营网络通信商——263与美国电信运营商iTALK公司在北京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此次合作263以注资的形式用分布获得iTalk公司50%的股权,先期以750万美元现金购买iTALK新发股票的30%股权。这标志着我国首家民营资本出海北美电信市场,但李小龙在这次并购活动中所要的又何止是开拓海外业务机会这么简单!
“我们相信将来会有一天/会允许民营企业进入到这样一个产业的,这是我们相信的/因为我们已经有了在海外经营几十万规模的电话公司的经验,这个发展过程当中所碰到的所有问题我都有了成熟的经验去对付,这就是我相对于别人的竞争优势了。” 李小龙说。
如今,在多数企业纷纷收缩业务战线的情况下,作为通信行业“小角色”的263却一发惊人的做出了“借海啸出海”的大胆举措,而这一举措的核心策划人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而很少有人会相信,眼前这个刚刚导演了一桩“离奇生意”的幕后推手,在他长达21年从商经历中的前半段竟写满了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