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W可旋转屏幕的TD手机
春运期间,电话支付作为一种新的购票方式受到了广大旅客的欢迎。日前,多家航空公司以及部分运营商均推出了相关电话支付订机票业务。 随着3G进入实质应用阶段,3G手机将成为你的“钱包”。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把客户的手机号码与银行卡等支付账户进行“捆绑”,随时随地为3G手机用户提供移动支付服务。
电话支付有望撬动亿级增值业务
电话支付是一种创新的可脱离互联网限制的电子支付方式,是指消费者使用包含固定电话、手机、小灵通等电话终端,为个人、商户提供利用银行卡查询、转账、消费、缴费等自助支付和自助金融服务。
电话支付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据易观国际《中国电话支付市场趋势预测2009》研究表明,2009年中国电话支付的市场规模将达到9.11亿元,用户规模也将在2009年达到837万人。而其中,固话支付业务发展已经比较成熟。根据赛迪顾问预测,预计到2010年年底,固话支付终端覆盖用户群总量将达到1.2亿以上。
电话支付业务是银行业的金融创新和电信全业务经营的契合点。一方面,银行卡的大规模普及使得传统的营业网点服务难以满足用户需求,银行也需要采用信息技术积极扩大服务渠道。另一方面,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增值服务成为国内众多电信运营商关注的焦点。
电话支付以“移动钱包”冲击3G应用
支付手段的电子化和移动化是一种必然趋势。作为3G移动通信和传统生活日益结合的今天,电话支付已逐渐成为用户的“移动钱包”。对于中国的移动支付业务而言,庞大的移动用户和银行卡用户数量提供了诱人的用户基础,,发展前景毋庸置疑。
用户对未来3G服务充满期待,尤其是“移动钱包”这一3G应用,就该功能而言,手机终端的可移动性、便携性、私人化特征得到充分的体现。
手机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不断丰富,已成为移动商务的一个重要终端,它使得客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都可以满足其金融服务的需求。众所周知,3G的网络传输速度将比现有的GSM网络手机快40倍,在处理多媒体文件和网络登录时,不会遇到传输速度上的障碍,因此有“手机宽带”之称。“手机银行”作为这一概念的实践体,实现了随时随地处理银行业务,移动支付这一趋势得到了业界的广泛认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