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次通信技术交流会议上中国移动通信研究院网络架构实验室主任段晓东进行了演讲,下面是演讲内容:
段晓东:我大家下午 !今天汇报 题目主要是移动互联网技术术新,首主要从三个方面讲移动互联网产生与发展,DSN目标架构与特点,回顾与展望。先看一下挑战与机遇,我做了几个技术背景Skype带来 启示,截止到去年下半年,Skype达到33.7亿用户了,Skype发展 比较快。相对从业人员,我列出100万,对Skype来说数百个开发团队,最开始他们核心技术就是几十个人做出 东西,Skype基本上是零投入网络,可以弹性扩张,可以从用户量非常少,到现在支持这么大 网络,成本基本上是平缓 ,对运营商来说每年都要花费几百亿构建核心网,现在用户增长比较快,几乎每年都要翻一倍 核心网。Skype给我们带来了启示,业务 灵活性、简单 维护性,群众可以接受服务质量,对 信网络带来了很多启示。另外看一下通信产业 变化,向信息服务转变,左边是价值链 参与方,移动互联网产业越来越长,主要是 生产,应用生产,通信服务向信息服务转变,这是价值链和关联度 比较。右边是传统IT和通信 市值对比,很多传统运营商累计很多年 庞大网络,市值很快被新兴网络挤下来。第三看到LTE比较热 下一代无线网发展技术,所有通信技术不像2G 时候,3G有很多 纷争,逐渐趋向统一、高速发展。LTE可以达到上下行百兆左右,非常高 带宽,另外有很多技术可以提高带宽吞吐量。从趋势上讲,大家都趋向LTE技术,这样使整个互联成为可能。我们讲了几个对产业应该比较大 点,我们回顾一下互联网和 信网 挑战。
英特网本身给 信网带来很多挑战,比如商业模式,出来很多新 模式和创新。另一方面传统 通信网,互联网普及和质量 提高对传统业务进行了冲击,VoIP冲击是比较明显 。新业务推出周期慢, 信网有自己 优点和特性,但NGN 接口过多,互操作复杂,交互冗长,设备种类多导致成本上升,可靠性降低,易导致单点故障。另外也看到 信网 优点,但成本上升比较快,可靠性降低。
说到移动互联网,我们有一个判断,移动互联网并不是为移动用户单独建 互联网,肯定是为了现有用户更 访问互联网,同时提供固定接入互联网不具备 功能。首先移动互联网对现在 互联网带来很多新 因素,如果结合 话可以提出很多新 业务模式,摆脱了很多传统有限 负荷,比如位置信息、计费信息,这都为现代互联网加了色彩,提供给用户最棒 体验。在网络层面相互融合 话,有线和无线 区别越来越小了。左边看到传统 浏览方式,有很多浏览器,随着新型技术 发展,两者之间非常小。不光是外表上,包括OS、体验、服务上都越来越趋向一致了。为了构建移动互联网,要从三大领域建设,一块是网络基础设施,包括核心网、无线接入网。第三是终端基础设施,可以成为业务非常致命 一点,终端上非常复杂 ,必须在终端进行和网络 无缝结合,才能给用户真正 体验。这里终端可能和OS上有一个统一,甚至终端也可以成为网络一部分,最后一点很重要是应用基础设施,以前运营体现很多网络应用基础设施,建了很全 网络,应用基础设施也非常重要 ,如何提供丰富 应用、提供支持,也是我们重点考虑 。
我重点强调一下网络基础设施,尤其是核心网络如何使用变化推进演进。DSN全程是分布式业务网络,借鉴 信网 体系结构和管理能力,借鉴互联网 低成本,再造下一代核心网。现在传统 业务网络能力,包括 信网络能力是越来越多,但互联网提供更多丰富能力,要结合互联网。这里引入一些新 技术,再造你 网络,充分发挥移动用户 业务优势。第四保持 信业务 可运营、可管理 能力,是中国移动针对 信业务和移动互联网业务所提出新 研究方向。DSN位于互联网和业务之间,引入采用P2P分布式技术,核心网络我们有提供业务能力为主 网络,DSN也是提供业务支撑,承载接入网络,采用P2P技术。DSN如何提供多业务支撑,我们设想将来DSN和业务之间有两种关系,一种是接口关系,提供开放接口,我将网络核心能力进行封装,简捷提供业务,这边讲我们为什么对分布式技术比较更新。举个例子,汶川地震,事后分析地震话务量,很多人反映,呼叫非常难 ,最大达到平时 70倍。这时候还是比较 交换机,没有死掉或者脱离服务,就要有很长 队列,用户很难打到 话,导致四川很多话务量 困难,这是很严峻 问题。我们设想如果有分布式技术,这时全国很多交换机是空闲 ,把话务量分出去,为四川一点服务,整个可能就不一样了,除非接受网络断了。这就是分布式 特点,全网没有单点瓶颈 。我们设想,如果将来均匀分布话务量,大家下班 时候,可能从东城区大面积 向回龙观转去,话务量可能是平时 几十倍,如果有一种分布话 方式 话,就可以很 分布话务量。
这是DSN 技术特点地比较值得讲 是分布化,希望每点都可以为全网服务,可以实现灵活调度资源,第二点是均质化,分布化和均质化是孪生兄妹了,每点同时具有用户数据、业务能力,这时候灵活调动你 能力。第三点分布式网络控制能力,第四点智能路由,第五点灵活 能力加载,第六点健壮性。我们觉得比如中国移动,在软交换方面做 比较领先 。IP灵活性和可靠性是有矛盾 ,我们觉得如果下一步发展,引入更加互联网 东西,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否则难以保证高品质。这是我们对P2P 思考,我们在做P2P 改善,本身是非常 资源调动方式,可以为我们所用。
DSN 标准化应该有一年左右 时间了,我们以后开始推出整个 市场架构,我们认为DSN是NGN 演进。NGN遇到了更大 挑战,我们经常和思科很多公司交流,它可以用别 架构实现 信网络,完全是一样 。在很多业界有很多新技术为我所用,所以我们希望推动DSN 发展。同时经过一些努力,SN已经成为业界所接受 研究点,我们建立了很多梯队,在稳步 推进,希望和业界共同合作,推动DSN 完善和成熟
我们回顾一下网络 发展趋势,现在 信网络发展是Softswitch一个承载 IP化,下一部是IMS,应该是大家目前比较公认 移动和固定融合 控制层,也是比较认可 演进方向,已经实现了全部 IP。下一步目前正在推 是IMS Evolution,我们有一个团队,做IMSEvolution,如何把IMS更加推广,成为互联网 发展核心,并且具备互联网 很多优势。下一步演进就是DSN,面向移动互联网分布式、扁平化 英特网架构。这里是网络基础设施,最终为下一代移动互联网做出贡献。 |